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 (第1/2页)
小喜没等到第二日陈岢来找他玩,因为当天下午陈敏行便醒了过来,晚上便派人将他接了回去,还因着心里的不痛快闹了一通脾气。 虽说小喜作为奴才不能没规矩,一哭二闹三上吊虽然不行,但仗着脾气倔,时不时的就会反抗一下,怎么都不肯顺着陈敏行的意,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是故意的。 好在陈敏行病着,感觉脾气都渐好,竟纵容着小喜折腾也不恼,估摸着是真的病的无暇顾及。 他这场病来势汹汹,多年来沉迷声色犬马积累下来的病痛,赶在这一次一齐爆发了。 太医们脖子上仿佛搭着把刀,一个个小心谨慎的伺候着,终于赶在立秋的时候让陈敏行下了床。 眼看着皇帝好了,一行人终于松了口气,浩浩荡荡的回了宫。 而与陈敏行一同抵达皇宫的,还有一位胡子老长道士。 那道士一点儿都没有仙风道骨的感觉,反倒一双眯眯眼显得十分精明油滑。 小喜在殿中同那道士撞个正着的时候十分诧异,偷偷同小荣说:“陛下从前还说不信这些,如今怎么又信了?” 小荣轻声说:“是人就会怕死,陛下又怎么会例外。” 陈敏行少时便做了傀儡皇帝,虽说光顾着沉迷享乐也不怎么觉着憋屈,但到底有名无实的皇帝也不舒坦,让他一直觉着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 如今年岁长了,反倒不如从前看的开,加之好不容易等到太后势弱,竟也对这俗世生了眷恋之心。 这不,连道家的长生之术都开始信了。 不过陈敏行也留着几分清醒,不肯吃胡乱加了损命东西的丹药,只让那道士炼些补气凝神的丹药。 那炼丹的材料一眼看去,不外乎是些人参、鹿茸一类的上好药材,活脱脱又是一副太医院的药方子。 小荣小喜都见过炼丹时的道士跳脚,气急败坏地嚷嚷:“这玩意儿太医们都会弄,何必难为我这个老道士炼。” 小喜乐不可支:“这老道士该谢恩,有陛下这么一掺和,他不去炼那些乱七八糟的丹药,没准还能多活几年。” 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这道士的药方子是个冒牌货,陈敏行这一丸丸丹药吃下去,效果除了刚开始还有些外,之后就不大明显了。 不过经此一病,陈敏行也确实收敛了不少,倒也不太在意丹药的功效,只隔三差五便让那道士送来。 转眼间,便秋去冬又至。 因着有病人,殿中早早就点上了火炉,将殿中烘的暖暖的,进去不久便会犯困。 这日午后陈敏行用完午膳,懒懒地歪在床榻上皱着眉由宫女一勺一勺将太医院送来的汤药的喂进口中。 小喜额上缠了些纱布,其中隐隐还透了些血迹,此刻正不算恭敬的跪坐在地上,两只胳膊撑着脸伏在床边看陈敏行喝药。 宫女喂完药便识趣的退下了,陈敏行歪着头休息了一会儿,才说:“上来。” 不知道想做些什么。 小喜仍跪坐在地上不肯动:“太医说陛下要静养。” 陈敏行本就没打算做什么,见小喜不动也没强求,只伸手去捏小喜的脸,不过才稍稍用了些力就见着小喜皱眉。 “不高兴了?” “没有。”小喜别开脸,又埋进胳膊里,将满脸的不快遮住,只剩下一双眼露在外边看陈敏行。 如今小喜侍寝,陈敏行多数时间已不亲自上手,总是寻些乱七八糟的手段折腾他,非弄的小喜又疼又怕不可,睡一觉醒来整个人都难受的下不了地。 今早起来,偏陈敏行作弄之心又起,想像折腾小荣那般,叫其他太监来一同。 小喜因着没净身便入宫,为了不落人把柄,伺候陈敏行时格外谨慎,从来不肯像小荣那般无论多少宫女太监或是妃嫔在场都可以,最多只能小荣一同。 见陈敏行起了这般心思无论如何也不从,几乎以命相威胁,最后脑袋在床头磕了一个口子才让陈敏行罢休。 “胆子越发大了。”陈敏行扯他一缕头发捻在指尖。 “我没有。”小喜又躲了一下,连头发也不让摸。 陈敏行这会儿身上乏,虚虚的笑了一下,也不计较小喜这种目无尊上的小脾气,手就搭在床边没动了。 事实上,小喜岂止是有点小脾气,他有一肚子的大脾气想撒,但碍于对方是皇帝,只能忍了。 不光得忍了,还得好声好气的陪着笑脸过来伺候着。 不过好在小荣知道自己弟弟这个脾气,没过一会儿就过来救场,好声好气的道:“陛下,您今日起的早,这会儿肯定乏了,奴才伺候您午睡吧。” 陈敏行用手指勾了勾小荣的衣襟,小荣便顺势上床依偎在陈敏行身边。 小喜见状,忙不迭地爬起来溜了出去,他可一会儿都不愿意在这多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