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回家 (第2/2页)
一片浅浅的河滩,船工在船头放了一盏大功率手电筒,木船装了发动机,船舱内已经坐了好几个外出务工归来的年轻人,临近年节,年轻一些的打工人有些会提前回家,错开春运潮,也能多陪陪家里的小孩。 这是某个着名自然景点保护区的最外围,附近不让修桥梁之类的,这些村人都是三十年前迁过来的,成了新周村,住在对岸一片,很靠近渡口。因为新周村是几个村子的融合,所以村民已经不全姓周。周海壹和周辛楣则是住在山里面,得走一截土路进去,据说山中是旧周村,已经几乎无人居住了,只剩孤零零一座旧庙。 船工认识周海壹,他一看到周海壹,就举起那脑袋大的手电筒,朝河对岸挥了挥,周海壹笑着向旁边的中年男人解释道:“你看到对面那个光源了吗,我妈在等我,刘叔在和我妈打招呼,说接到我了呢。谢谢刘叔啊!”周海壹最后一句是朝船工喊的。 刘叔又拿手电筒晃晃周海壹的脸,直把周海壹晃得躲躲闪闪。刘叔不逗周海壹了,把手电筒放回原处,让周海壹进船舱里坐着,顺便帮他拎箱子。 中年男人一副拘谨模样,周海壹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个城里人,所以周海壹才几次向他搭话,可惜他不接。眼见周海壹要进船舱了,中年男人才抚了抚额前的汗,几步跟上来,“那个,刘先生,我也要坐船,我能进去吗?” 刘叔被这声“先生”喊得新鲜无比,问周海壹这是你的熟人吗,周海壹摇头,刘叔就问中年男人:“这个点来我们村子,你是来找人的?” “是,我找周庙主。” “哎呀,这不是巧了吗。海壹,这个城里人找你mama。” 中年人这才惊诧道:“你是周庙主的儿子?” 周海壹点头,屁股往右挪了挪,让中年人坐过来。 “这个时候一般没什么香客呢。”周海壹问道,“您从哪里来?” “B市,我是B市人。”中年人稍显紧张,“这个时间不合适吗?那周庙主觉得什么时候……” “不,没什么不合适的,来找我妈的人不多,什么时候来都可以的。那您跟我妈说过了吗?” “没……我联系不上周庙主,这网络实在是……” “的确,这里的网时有时无。”周海壹耸肩道,“而且我妈看到了消息也懒得回复,有事一般只会打电话。她没说不行,就说明可以。” 刘叔探头进来,说他们十分钟以后就开船,再等一辆车就可以了。这些客车的发车时间都很准,刘叔跑了几十年的船,心里有数呢。 周海壹想,如果家里来客人,那还不能放心和周辛楣说他最近的倒霉事。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至少他还有个可以说这些事的亲妈。 等船二十分钟,开船两分钟,这头到那头,说近实在也很近。 刘叔停稳了船,招呼人们一个个下。周海壹拎着箱子,中年人过来帮他提,被周海壹婉拒了,他还怕这大叔闪了腰呢。周辛楣裹着黑色的长棉袄,半梳长发,晃着手电筒走过来,帮儿子接行李箱。 中年人一眼就看见了周辛楣,手都不知道往哪摆,周辛楣只是淡淡地点头,示意他跟上。 周辛楣和周海壹走在前,中年人走在后。这条进山土路连男人都不敢夜行,周辛楣却走得稳稳当当。周海壹也走过好几回了,心里十分坦然,知道山里没什么东西会突然窜出来吓人害命。走了约半个小时,见到旧周村的庙,牌匾都已摘了,只从大门装饰和门外两尊石雕大概知道这是个庙门。周海壹从来就喊这庙叫破庙,也没啥大不敬的。 破庙倒是点灯点得亮堂,周辛楣带他们从侧门进,进了破庙的后院,挺大一块地,地上铺了平整的石砖,呈四合院型。 “吴先生,你就住这间。我帮儿子放下行李,和他商量点事,喊你的时候你再出来,行吗?”周辛楣说的是问句,用的却是肯定句的语气。吴先生哪敢说不,背着印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书包就进了客房。 按理说这深林静到可怖,但周海壹却很有回家了的放松感。周辛楣帮周海壹提箱子进次卧,周海壹让周辛楣等等别走,他给周辛楣带了礼物。周海壹蹲下来打开行李箱,给mama带了一件新的羽绒服,虽然也是深色,但保暖性更好,他拿席箐给他的包养费买的。不买白不买。 周海壹拆着羽绒服包装,周辛楣蹲在他身旁,美目望向周海壹,她儿子拆着拆着,眼眶湿湿,强忍不言,周辛楣就伸手摸了摸周海壹的脑袋。 不摸不要紧,一摸周海壹眼泪就滚下来了。他抽抽鼻子,用掌根擦眼泪,“妈,我和席箐分手了。” 周辛楣错愕地抬了抬眉毛,饶是她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的。她想上去给儿子一个拥抱,但周海壹非常反矫情地推开了周辛楣,把羽绒服按在周辛楣胸前,让她试试。 周辛楣是远近闻名的木美人,不将喜怒放在面上,可她也会心痛。周辛楣脱了黑棉袄,穿上这件藏蓝羽绒服,很温暖,垂眼看见周海壹仰头泪笑着说,“妈,好看的,你等会就穿这件。” “壹壹,你怎么没把席箐吃了?”周辛楣一脸真诚地发问,“有小孩之后,伴侣就进了我们的食谱,我应该说过吧?” 其实周辛楣更想问,周海壹是怎么忍住不吃席箐的冲动的。周海壹这样爱席箐,进食的欲望只会比她当初还要强烈几百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