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留情_嫡长子大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嫡长子大婚 (第1/1页)

    等到成婚这天,果真是请人算好的黄道吉日。

    碧空如洗,天朗气清,温度不热不燥,微风自西北向东南,飘飘摇摇刚刚好。

    环城高速以检修为名停运一天,迎亲车队绕城一圈以告乡亲;西山佛寺闭寺三日,专迎新人以示天地。

    悠悠青山,声声钟鸣。

    僧人齐坐庙院,为佳偶诵经祈福。

    郎才女貌,金童玉女,明红婚服,大喜大吉。

    这就是宋家长子、宋家继承人成婚的门面,祖宗定法,威严庄重。

    菩提树间鸟雀啼唱,回首顾盼族亲喜乐。

    族老拄杖入殿,稽首拜俗礼,以白首之身祈愿天地护佑宋家百年昌盛,香火绵延。

    佛水轻洒在新人头肩,祝福祈愿和传家重担一并交给眼前夫妇,望他们相互扶持,承续祖业。

    宋明录一一承纳,心头却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

    可直到婚礼结束,那个他担心的“意外”也没有出现,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可一算日程,又不免生出担忧。

    不过,这只是他一人心里的小事罢了。

    整体上,这场婚礼完成的相当完美。

    在现在的年代,还能遵循族制的世家实在不多,参加喜宴的宾客中,老派豪门也不过四五家,其他新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一场婚礼真正从早到晚,先是去女家接亲,然后绕城一圈,又上西山拜告天地,下来后整个接亲车队还要驾驶七十余里,回到宋家发家的乡里,开宗祠上族谱,祭告祖宗,结束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日落前举行昏礼。

    这嫡长子的成婚阵仗可让一干人等开了眼了,谁能想到这年代,还有如此繁琐的礼仪。

    丝毫没有糊弄随意,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时辰挑出来,都是两家长者一分一毫算好的,吉时吉利,步步都是规矩,任何一处出了错,这婚都成不了。

    南城上流社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豪门啊,满城烟花,满乡宴席,十里红毯,十里嫁妆,千里接亲,百万布施,千万捐苛,宋家这一次婚宴,先不说流水近亿,单是这婚宴前后承办的创收就抵得上当地政府一年的税收,这还不包括宋家这次数千万的捐款,真真是贵重豪奢,挥金如土。

    豪门堂堂正正的长子长女大婚,百年难遇,临逢一次,才知什么是结百年之好。

    宋明录是宋家名正言顺嫡妻生下的长子,高慕教也是高家嫡妻的头女,宋明录成婚后就是宋家这一代的家主,高慕教出嫁就得高家百分之三十的股权,两人成婚,宋父赠两人宋家股权百分之十,高家亦赠新人高家股权百分之十,只要他们不离婚,他们不仅是宋家的主人,在高家也有着唯二的话语权。

    为什么说这是百年一遇呢?

    当然是因为这几家豪门也没有多少家主继位是这样名正言顺,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的。凡不是如此继位者,皆缺几分,族亲不会大动干戈为他们筹谋至此,祖宗也不乐意看到他们得到这种贵重之仪。他们所有的,只是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银财富罢了,其他的什么名望,全靠自己去争吧。

    只有像宋明录高慕教这样堂堂正正承继族制,才能让近百的老人纷纷热泪盈眶,高喊祖宗保佑;才能让两家举全族之力告乡亲示天地。

    毕竟自古以来,不论是庙堂还是宗族,只有嫡长子顺利继位,才意味着这个家族得到了稳当的传承,意味着这个家族是真正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母贤家安,才意味着家族繁盛,族人各得其乐,同心同德。

    没有人敢去轻易攻击这样一个齐心协力的家族。

    所以他们的联姻,从一开始就担得起这份贵重,受得起老少神佛为其祈愿。

    启尘封族礼,继祖宗之法,贺与天地同宗同源,光宗耀祖,名载千秋。

    婚宴上有数位老人看着他们成婚落泪沾襟,多少年了啊,没想到,死之前还能看到这样一场喜事,即使是当场合眼,也应当吹鼓奏乐,天地喜乐。

    而不明所以的人,或是不解,或是附和,或是昏昏欲睡,又或是嗤之以鼻。

    人之百态,竟在一席之上,都尽数上演了。

    “新人入房,礼毕——!”

    “啪啪啪”,一股异常热烈的掌声响彻云霄。

    宋父知道,往上三代,宋家都没有这般全族大喜之事,往上两代,其他几家也没有,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长子成家立业,至此,他此生无憾。

    除了他的这位长子,没有任何一个儿子,哪怕是近来偏爱的江儿宋无畏,原名宋明江也不能担得起这样厚重庄严的名分。有且仅有他的这位长子,才能让宋家名扬一方,余威震震。

    以后,即使是实力深不可测的万家,也要对他们礼遇三分,即使是天边的神仙,来了南城,也得看看宋家的脸色。

    宋氏家族的深根早已扎进大地,上面树身却始终稀稀落落,只有今天,才真正葱郁翠绿,生机勃勃。

    到了深夜,婚宴才算进入尾声,但有的是意犹未尽之人。

    除了几位活得久见识渊博的老人,几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今日之前,谁能想到婚礼能有这么大阵仗?

    谁能想到,会有人家为了婚礼前前后后动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

    不过,其实细究起来,这金银流水倒是其次,真正值得琢磨的,是礼仪,是仪式,是新人的一带一簪,一步一位,是少长咸集,神佛同贺之景,这才是真正的看重。

    不过婚礼虽结束了,但宋家内部的礼制还没完,后天,他们还要回族乡一趟,入宗祠谢礼,才算真正完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