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 雨夜荒山宿寺庙,敞露心扉夜话长 (第1/1页)
乌云聚拢,天色逐渐暗沉。钟盛加快了脚步,眉心紧皱。最近的村落还有半日的脚程,怕是赶不到了。 山路偏僻,草木茂盛。钟盛紧赶慢赶,还是没能在大雨落下前找到一砖半瓦的遮雨之处。 雨水“啪啪”地打在斗笠上,身上的衣物已经快要湿透。钟盛抬眼望去,似乎远远瞧见山腰处矗立着一座宅邸,隔着雨幕,影影绰绰瞧不清晰。 等终于走到近前,钟盛才发现这竟是一座破败的寺庙,外墙已经斑驳,满是岁月的痕迹,唯有深色牌匾上三个大字仍清晰可见—— 隐伏寺。 这座山钟盛走过很多回,却从没进过这条小路,更没发现过这样一座寺庙,甚至未曾听人提起过。 雨势越来越大,他没来得及想思考太多,大步踏进了门里。 “哎呀,又来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钟盛转头望去,只见两个身高接近的俊俏少年郎正站在佛坛前,好奇地打量他。 一旁一位二三十岁的汉子正坐在火盆旁,出声招呼道:“这位大哥来得巧,刚生着火呢。身上湿得这般厉害,赶紧过来烤烤。” “多谢。”钟盛也不客气,几步走到火盆边,对寺内其他几人道了一句,“各位见谅。”便脱下外衫拾掇起来。 搭话的汉子见状,在手边的货担中翻找一番,掏出一块麻色布巾递过来。 “兄弟是做货郎的?”钟盛问道。 “没错。在下赵蒙,平日里走街串巷做些小生意。”那年轻汉子笑笑,拍了拍那两个竹制箱笼,“这可是我吃饭的家伙,今日运气还算好,在落雨前赶到这庙里。要是这副货担被雨淋坏可就遭了。” “可我瞧着你这里也没什么稀奇的玩意儿了?”两位少年中穿缃色衫子的那个好奇道。 那货郎脾气好,也不介意少年的冒犯,还是笑呵呵的:“这趟运气好,遇着两位阔气的小公子,要了不少东西,眼下只余些针头线脑,碎布香包了。” 听他说完,那小少爷也歇了心思,拉了他兄弟在旁边找了两个蒲团坐下了。 “诸位可曾来过这寺庙?”书生道。 钟盛视线扫过寺内一应物什,随口道:“别说来,我连听都没听过。” 那对兄弟也摇摇头。着月白色的那位头一次开口,声音文文气气的:“也不知这是哪位菩萨,竟从没有见过。” 余下几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向寺庙正中,只见那佛像约莫两人高,双目紧闭,口唇却微微张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其手持柱状法器,身披佛珠,乍一眼望去,竟有些像锁链缠身一般。 佛像两边各立了一个佛童,面目因岁月的洗礼而模糊不堪。 寺内一时安静了下来。最后还是货郎开口道:“我倒是听人提起过,只说这庙原先也香火旺盛,受人供奉,只是后来地动,原先上山的那条道被堵,渐渐地便没什么人上来了。只有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货郎游商,还有猎户和采参人,翻山时偶尔在此栖身留宿。” “原来如此。”书生点了点头。 轰隆—— 屋外骤然一声巨响,雷鸣声仿佛在头顶响起。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雨却越来越大。 “哎,这深秋的天儿,变得可真快。”货郎望着门外,面上露出愁容。 “赵大哥可是有烦心事?”书生开口问道。 赵蒙往火盆里添了一把柴:“若是没有这雨,我定是要连夜赶回家的。我那侄儿胆小,夜里恐怕无法安睡。” “家里没有别人了?”钟盛问道。 赵蒙面上满是气愤,骂了一句脏话,才道:“他爹娘倒是还活着,也就是我大哥大嫂……哼,我呸!以为去了县里就成了人上人,看不上我们这些村里的泥腿子。这也就罢了,连自己的亲生娃儿都能说不要便不要。要不是我那侄儿聪明,还记得我这个小叔,一路问了人找回来,这会儿怕是……” “竟有这等事?”那书生十分震惊。 钟盛倒是一下便听出了关窍,问道:“你侄儿莫不是双儿?” 赵蒙脸上露出些诧异,紧接着便点头承认了:“没错。从小满出生起,他们夫妻俩便对他不喜,嫌他是扫把星,等小满大了,还想将他卖给富商做妾。” “哼,这等无知刁民!连当今都——” “玉琢!” 坐在角落里的少年不忿道,差点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幸而他身边的兄弟拦住。 庙里其他几人不论心中如何想法,面上都没表现出什么。 书生郎安慰道:“赵大哥,如今有你关心,你侄儿也算苦尽甘来了。” 货郎点点头,脸上露出点笑意:“等来年开春,我便同小满成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