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到任  (第1/1页)
    姜辉,担任安陵郡郡丞已经有五年,是前任郡守一手提拔起来的,四十一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代领郡守之职的日子里,每日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在郡府批改公文。    “姜郡丞,今天新任郡守也该到了吧,我们要去城外迎接吗?”    郡尉严承明掌管着安陵郡的一千郡兵,属于实权人物,是个粗人,据说曾经在北方打过仗,杀过不少人,这些年来倒是磨掉了些杀伐之气,变得斯文了些。    他们早在十天前就接到了新任郡守即将赴任的公文,昨日安陵郡的驿站也送来了新郡守到来的消息。    姜辉放下笔,站起来,“算算时辰也是快到了,新郡守到来,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哪能不去城外恭候着,走吧,咱们同去。”    两人一同走出大堂,叫上府里的文书掾吏也跟着一起去城外迎接新任郡守。    “最近这天下不太太平啊,郡里面也出现了不少逃难的流民,听说东边又出了一股不知道叫什么的叛匪,正在荼毒州县呢。”    严承明作为郡尉,对这些事了如指掌,姜辉这几日收到了不少关于流民的公文,对这些也是略有耳闻。    “这些匪民离我们还远,不必太过担心,不过也不可不妨,出城的时候带些人吧,我们就在北城外的五里亭处迎接,严郡尉如何?”    姜辉想了想,对严承明说道。    他是郡丞,从五品的官职,郡尉则是从六品,比他低半阶,名义上是他的下官,可是他不掌兵,自然不能用对待下属的强硬语气对待严承明。    “我已经派人在北门等候,与我们一同出城。”    “好。”    “听说新来的郡守才刚弱冠,不知道朝廷干嘛要外派个毛头小子出来,我俩的年纪都够当他爹了……”    姜辉连忙拉住他,“你可别胡乱说,他父亲可是信阳侯,当朝的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岂是你我能不敬的?”    严承明也自觉失言,急忙笑道,“我也是一时失言了,可能是昨晚酒还没醒,郡丞勿怪。”    姜辉严厉的看了他两眼,警告他,“这种话要是让新郡守听到,你麻烦可就大了。”    严承明往后望去,他的声音不大,文吏们都跟在身后比较远的地方,应该也没人能听到,心中松了口气。    “是,姜郡丞教训的是,下官明白。”    姜辉教训完严承明后,自己也没能忍住抱怨,“如今天下汹汹,朝廷还不知道选派贤能,整日尽派些这些什么也不懂的贵公子下来,唉。”    “估计这郡守待不了多久的,最多也就是待个一两年就回京了,这种勋贵子弟我在北方见多了,北方军中多的是这样捞军功的勋贵。”    “算了,不说了,咱们老老实实干好我们自己的事也就行了,这种少年得志的公子最难伺候,喜欢自己东干西干的,劳民伤财不说,还留下一大堆烂摊子让我们收拾。”    ……    佑平八年四月初五,林宇一行人经过半个月的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安陵郡郡城安陵城。    听陈坤说还有十里左右就到安陵城的时候,林宇心中也是兴奋不已,终于走到了最后这一刻。    “公子,你看你看,那凉亭里有好多人啊。”    三人骑在众人前面,林宇还在想进城后该如何安排的时候,陆清清就指着前面高声叫喊道。    林宇抬头看向远方,发现前面是有一个不大的凉亭,周围还站着一大批穿着比较简陋盔甲的兵卒。    “咦,领头的两个好像穿着大魏的官服。”    陆清清眼睛大,眼力也好,隔着这么远也能看得比较清楚。    “嘿,那应该是郡里的属官来迎接八公子吧。”    穆萱瞧了两眼,对林宇笑道。    林宇轻嗯点头,心中也猜到了这些人是谁。    “哈,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八公子要烧起哪三把火呢?”穆萱调笑道。    “哈哈,日后自会有分晓,现在不急。”    林宇老神在在的牵着缰绳。    远处凉亭中的人也注意到林宇一行人,原先比较松散的队伍立刻在人的吆喝下整齐排列着,远远望着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看到这一幕,穆萱笑道,“这就是郡兵。”    “你觉得乱民打得过郡兵吗?”林宇突然问了一句。    “没经历过战场的乱民,至少也得两三倍才能打得赢吧。”    “哈,那可惜天下怕是快要有很多经历过战场的乱民了。”    穆萱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沉默不语。    这种官吏相迎的场合不太适合女眷在场,加上陆清清和穆萱两人骑马也挺累的,她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在快要接近凉亭的时候躲到马车上去休息会。    林宇对此倒是无所谓,他也不是在意这些的人。    “下官安陵郡郡丞姜辉,拜见林太守。”    “下官安陵郡郡尉严承明,拜见林太守。”    两女走后,只剩下林宇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走近凉亭,领头的两名男子,一名文官打扮,一名武官打扮,齐齐躬身行礼。    身后官吏也随后一起躬身行礼,“拜见林太守。”    林宇翻身下马,动作没有丝毫生疏。    “诸位请起。”    他扶起姜辉和严承明,朗声对大家说道。    “诸位日后皆是同僚,应当缪力同心,造福一方,不必拘礼。本官年轻,初为郡守,日后定有诸多见教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姜辉和严承明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这名京城来的贵公子竟然如此谦逊有礼。    “哪里哪里,太守大人英年才俊,下官们虽久居荒蛮亦是早有耳闻,日后还请大人指教。”    作为郡丞的姜维“身先士卒”,第一个出来说这些恭维话。    严承明作为郡尉,安陵郡的第三号人物,也是紧随其后的说道,“林太守人中龙凤,下官钦慕已久,今日得见,果然非比寻常。”    “哪里哪里,姜郡丞、严郡尉客气……”    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    他们作为郡里面最大的三位官员,寒暄客套时,其他人根本没有插嘴的份,只能在旁边恭敬站着。    “太守大人远道而来,下官们略备薄酒于此,简陋不堪,略尽接风之意。”    姜辉从身后石桌上拿出酒壶酒杯,倒满一杯,放下酒壶,双手递给林宇。    林宇知道这是大魏的官场习俗,下属出城迎接新任长官时,往往会在城外备上一壶酒,略表心意。    真正的接风宴还要在晚上举行。    PS:太守在这里是作为对郡守的尊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