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药箱回大明_第四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第4/7页)

夫人眉头一皱,也有些踌躇,她倒不是舍不得钱,要食言反悔,而是想让这小两口再相处些时日,耳鬓厮磨间,增进感情,好早日给她生个孙儿,犹豫半晌才说道:“飞秋啊,我答应你的事肯定不会忘记,但你也太急了些,这眼看寒冬将至,可否等春暖花开时再开那医馆,到时用工找人也方便些,你说呢。”

    梁飞秋还未答话,孙妙曲就抢先说道:“娘亲,你就给他开嘛,我们家房产那么多,随便给他找个门面就行,要不然一个大男人,整天在家陪着我,也不像话嘛,日子一久,别人也会笑话他的呀,这事昨夜我们都商定好了,娘亲,你就给他开嘛。”孙妙曲当然是希望这人天天不在家,免得看着心烦,而且他不在家,自己也能找机会溜出府门,去见自己的情郎。

    孙夫人想了想,见这小两口一个心思,就微笑道:“你呀,真是嫁出去的姑娘,刚第一天就为夫君考虑了,也好,飞秋,一会我叫罗管事进来,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跟他说,开销用度上面不用担心,肯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梁飞秋大喜过望,他自然也是不想每天在家受气,起身施礼,说道:“谢谢岳母大人。”

    “好啦,好啦,快坐下吃饭,来,再吃个J蛋,把这汤喝了。”

    1

    ......

    吃完早饭,梁飞秋就去找罗管事商议开店事宜去了,屋内就剩母nV二人,孙夫人小声问道:“妙曲,你们...你们昨夜有没有...同房?”

    孙妙曲红着脸,娇嗔道:“娘亲,你...你怎么问这种话呢。”

    孙夫人不满道:“臭丫头,跟娘亲有什么害羞的,到底有没有呀。”话虽如此,可孙夫人也是玉容微红。

    孙妙曲微微点了点头。

    孙夫人接着问道:“那...那他发现你身子有什么不妥了吗?那瓶血你倒在身下没有?”

    孙妙曲俏脸更红,蚊声说道:“我...哎呀,我倒了,他没发现。”

    孙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妙曲,我们本就是对飞秋不起,你可要好好待人家啊。”虽然见这小两口看上去恩Ai有加,但孙夫人了解自己的nV儿,不太相信她X子转的这么快,一下就能接受nV婿,还是出言提醒nV儿。

    孙妙曲扭着身子不依道:“我们哪里对不起那个...他了,给吃给喝,还给开个医馆,还要怎样嘛。”

    孙夫人发现不对劲,玉容一板,微气道:“妙曲,你跟我说实话,你们昨夜到底有没有同房?”

    1

    孙妙曲急道:“哎呀,真的睡在一起啦,娘亲你怎么不相信nV儿呢,不信你问兰儿,她肯定都听到了,我...我叫的很大声呢。”

    孙夫人红了脸,骂道:“臭丫头,真是不知羞臊。”

    “是娘亲你非要问nV儿的嘛,说了又骂人家。”孙妙曲噘着嘴,委屈道。

    “你最好没有骗我,你回去吧,每天的汤都要喝,你要学着些温柔些,有点nV儿家的样子,别整天风风火火,大呼小叫的了,去吧”

    孙妙曲一头扑进母亲怀中,撒娇道:“我不嘛,我想跟娘亲多待一会。”

    孙夫人也是无奈,被nV儿的举动唤起母X,轻轻抚m0着nV儿的头发,柔声道:“你呀,刚说完你,又来腻歪人。”

    ******

    接下来的日子里,梁飞秋可是很忙碌,忙着装修自己的医馆,地址就选在离孙府不远的一处门面,这处门面是孙府自家的,仅隔孙府两条街,很是方便,房屋不大,只有大概六、七十平米,后面有个小院子,以前是个小酒馆,店主买卖g大了,换了别处,这里已经空闲了几个月。

    高铭给找了六个工匠,多是近邻,梁飞秋按照前世小诊所的样子规划装修,房子准备分为三室,最大的就是梁飞秋坐诊的外堂了,他这医馆也不需要药柜,节省了空间,但是他订做了四排座椅,又找铁匠打造了许多高架子,这是为以后的静脉输Ye准备的,第二间屋子,他准备放四张床铺,作为一个临时的住院部和检查室,最小的一间屋子,就是他的配药室了,之所以小,是因为他只需要一个药箱足以,这配药室虽然小,但是防护严密,门要加厚的铁门,光这一道门就价值不菲,里外都有配有锁,屋内密不通风,只有对着外堂的一个仅能探出头的小窗户,小窗上要安装一个推拉的厚铁板,门一关,窗一锁,这配药室就像一件保险库一般,也是为了自己的秘密,和药箱的安全。

    其实梁飞秋画了简易图纸,交代了高铭和工人如何g活,他也就不用来了,但他不想在家受气,每天一早就到了铺子,看着匠人门刨地,砸墙,砌墙,直到晚饭时才回去,偶尔会去铁匠铺和木匠铺看看座椅板凳、架子、铁门的制作情况,倒也是不得闲,很是充实。

    1

    东家要是每天像监工一样盯着,本来是很难受的一件事,但几位工匠发现,这个梁掌柜为人和善,从来不呵斥他们,而且他一来就让人在屋中点起火盆,免得他们受冻,还有,这东家每天中午都会在这里跟他们一起吃饭,顿顿都有r0U吃,这样的东家上哪里去找,几位匠人g起活格外卖力气,但是也想这铺子能装修的久一些。

    梁飞秋也是过过苦日子的,这些匠人的情况虽然b自己当乞丐时要好很多,但也都是穿着打补丁的单薄衣服,上面满是油迹W渍,每个人脸上虽然还算g净,但都有些蜡h,显得营养不良,T格只能勉强说为JiNg壮,常年gT力活,他们身上没有余r0U,可也没有多少肌r0U,头发基本是不洗的,上面满是灰土,身上味道也是很重,但梁飞秋并不嫌弃他们,每天与这几个人说说笑笑,偶尔还会帮他们搬搬抬抬。

    其中领头的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老汉,他姓李,原本是官家的工匠,年纪大了,儿子就顶替了他的位置,手艺不错,但毕竟岁数大了,g起活也是有些慢,他的儿媳每天在家织布,补贴家用,七岁的小孙子每天就跟着爷爷来铺子里,这小孩子很是顽皮,但玩一会就会跑到火盆边烤火,围着火盆蹦跳着,他在家里可没有这温暖的地方,每日中午就盼着开饭,时常围着梁飞秋问东问西。

    梁飞秋也很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经常是拿出几粒“宝塔糖”给他吃,哄着他的同时也帮他驱驱蛔虫,李老汉经常是一边g活,一边跟东家抱歉,一边呵斥孙子不要缠着东家,心里却是对这梁掌柜感激的很,近来天气转凉,李老汉的双腿可能是老寒腿,经常是蹲下就起不来,梁飞秋就给了他几贴膏药,李老汉回家用了后觉得很管用,非要再买一些,而跟他一起g活的几人,也多是有些陈年劳伤,多是腰、肩、腿的毛病,听闻梁掌柜的药管用,都要买一些回去试试。

    梁飞秋这些药品虽说是白来之物,但他也不知道这药箱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何况自己也不是开的慈善机构,要是工匠们把免费给药的消息散播出去,那自己这里还不被踏破门槛,但是他了解到这些人家境都不好,累Si累活一年也得不了多少银子,于是就象征X的每人收了几十文钱。

    就这价格,一名工匠也是舍不得买,梁飞秋也是无奈。

    几位工匠回去用了药后,都觉得有效果,药的价格也不算太贵,就推荐给了他们熟悉的工友,最后不少匠人都来买膏药,诊所还没开起来,就在工匠圈小有名气了,都知道孙家这个上门nV婿要开药铺了,而且药还很不错,对劳损之伤很有效果,有人夸他有本事,有人背后说他吃饱了撑的,放着好日子不过,出来开什么药铺呢。

    梁飞秋这个赘婿,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