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型自助赛博马索克(清水) (第2/2页)
详细讨论人为何该支持弱势群体发声。弱势群体经历的一种不正义,叫做认识论不正义。出于对一些群体的偏见,人们给这些人的证词更低的可信度;譬如,在强暴文化中,人们认为对女性的许多行为不存在,声称这些行为——譬如,强暴——发生了的女性,被怀疑讹诈、诽谤、别有用心。弱势群体亦缺乏一些解释他们所经历的事物的方式;许多群体——少数民族,贫困者,女性,被殖民者,等——鲜少参与解释世界这项活动,因为其被“主流”排除在外;“性sao扰”这个词在五十年前才出现,尽管“性sao扰”所描述的经历,女性经历它的时间,无疑比五十年更久;要纠正这种针对弱势群体的、解释学的不正义,便需要让弱势群体多发声、多探讨、多参与解释世界。#MeToo即是这样一种让人们更了解人作为女性之经历的发声。 83 当事人就其被性侵提起民事诉讼后,签名活动很迅速地被发起。随后的几日,“反转”频出,为嫌疑人辩护或洗白的媒体报道甚嚣尘上。 若干参与活动的公众号在一夕间消失。有签名活动的发起人被学校约谈。或许是幸运,或许是相关文章在公众号中被消失得及时,作为本文主角的那个公众号在这次事件后依然存在,且其关注量显着见长。 或许可以说,幸存者凭此吸纳了其他“势力”。 姬野混迹的那个群炸了几遍。有人的个人账号——不是公众号——亦出事。【Cesare】在群壮大期间加了些人。打开【Cesare】之小号,朋友圈时常可见“转生”的通知。 “转生”的不仅是群、人、公众号,更常见的是文章。一些媒体仅从长城外可以访问;这其中有他们这个群体普遍喜欢的一个来自青石的、需要付费浏览的、黑白色的媒体。为这次声援活动,项空月与其他人向这个黑白色媒体投了稿,并被采用。与这个媒体的其他文章一样,在长城内,他们的稿以图片形式传播。镜像翻转与涂鸦是使图片得以传播的办法。不过,即便是图片,亦无法被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被发送进有三个及以上用户的群。 对一些人,这种经历很刺激。他们开发出黑话,在群中发言时顾虑注意事项,间或讨论现下的群还有多久才炸。十几岁到二十岁的青少年亲身参与了秘密活动、伟大冒险。来自强权的危险仿佛让他们的努力更真切、诉求更正义、存在更有意义。他们既害怕约谈、喝茶,又认为被约谈、被喝茶很厉害。被抓去喝茶是社会影响力的证明。被抓去喝茶是一种直观的与强权的碰撞。 姬野不是以下鄙视链的成员,但他清楚,一些文科生、社科生鄙视理科生、商科生。一些人因为关注社会新闻而接受了以下教育:关注社会新闻是对的,关注社会新闻是自己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人该有社会责任感。对这条鄙视链的另一端,相反的鄙视链不存在——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会接受“人该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84 日历从四月翻到五月,又翻到六月。五月初,项空月十三岁时参与的那个社团又有人失踪、失联、疑似被捕。六月初的一天,【Cesare】的朋友圈算是迎来了一个特殊节庆。后来,姬野将这个不可被言说、亦不可在这日言说的日期称为“冲击高塔日”。 节庆是一个集体的神圣的、狂欢的仪式。人们通过参与这个特殊时间的仪式确认某种神圣的存在;这个时间特殊、与其他常规时间不同,集体在这个时间团聚,经由成员们共同参与的仪式确认他们是一个集体;这个时间的情感较其他一般时间的情感神圣、放肆、浓烈,因此可以说,人们狂欢。 元日与新年是节庆。国庆节是节庆。六月的悼亡日亦是节庆。在青石,流亡者、幸存者与追思者在这日夜举办烛光晚会。这年的烛光晚会——第三十年的悼亡仪式——大约是青石的最后一场烛光晚会,翌年,因为青石的变故,该活动开始被取缔。 很久以后,姬野在某年这日对吕归尘说:“冲击高塔日快乐。” 吕归尘问:“这是悲伤的时刻。为什么快乐?” “因为,”姬野回答,“对很多庆祝这天的人,这是他们一年中唯一能真正冲击到高塔的时刻。之所以说是‘唯一能真正冲击到高塔’,是因为,对你我朋友圈的许多人,只有在这天,他们才能切实地被高塔冲击。他们庆祝这天的方式是公开发布文字。他们被高塔冲击的方式是他们被禁言、冻结、删除账号。” 姬野说:“这是大型自助赛博马索克活动现场。人在马索克活动中的一项快感,是经历异常与危险,从而收获刺激,亦收获自我肯定。另外,马索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是游戏——如果危险过于强烈、真实、恐怖,那参与者就少有快感可言。对你我朋友圈很多庆祝这天的人,他们在赛博世界以外的生活、工作,与真实的苦难关联不大,亦与让被高塔统治的世界变得更好关联不大。有些人是尚未或从未进入过社会的学生。有些人,我们可以将他们约等于准‘境外势力’——他们与被高塔统治的绝大多数,活在极其不同的世界中。项空月说他绝对不会去淮安。我极其不了解淮安。去淮安的人,至少要接触工人与工厂。” “许多真正经历苦难的人,或者许多真正在改善世界的人,”姬野说,“没有庆祝这一天的闲情逸致,或者没有庆祝这一天的心理需求。他们或许从事更严峻、更危险的活动,其他人在从事键盘政治时,他们没有从事键盘政治的能力或自由。又或许,他们不需要或不应当反对当下的秩序——不需要,是因为他们改善世界的过程不挑战既有的秩序;不应当,是因为一旦有反对既有秩序的心理,他们就会郁闷,他们的精神健康就会受损,他们就做不好他们正在做的事。” “碎片式的、被发在朋友圈里的键盘政治,”姬野说,“构成的是一个小圈子自嗨的回音室。我不认为这有什么社会效益,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间回音室里的回音,”吕归尘说,“不尽是假严肃名义、假政治名义进行的娱乐。人们通过这些回音知晓自己不是独自一人、知晓有人与自己有相似的思想,亦有很多人通过回音获得知识、由此理解自己与其他人的处境。你排斥这部分内容,有点类似一些女性主义者排斥‘田园女性主义’。这里不讨论‘田园女性主义’如何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用以污名化女性主义的概念;我认为‘田园女性主义’代表了一些真实的、来源于被压迫者的诉求,尽管这些诉求的描述不成熟、这些诉求未被以良好形式表达。” “你不该否认,”吕归尘说,“你正是通过这些回音、这些自嗨,得以长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