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 自作多情 (第2/2页)
一凡看不下去了,开始催促:“今天要把这些种子和小苗都种好,你麻利点!” 徐飞满嘴的白色泡泡,不停地点头嗯嗯嗯,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 一切按部就班,等待是最让人煎熬的。转眼到了穿短袖的季节,试验田里的萝卜成熟了。 天还没亮,周一凡就起来了,悄无声息地一个人拔完了小棚里的萝卜,洗干净后他直接掰断了咬了口,这一刻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味道就是当初徐飞种出来的白玉春。 久别重逢的味道突然让他感慨万千,因为第一次在大巴车上吃白玉春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 八点,徐飞准时到了,这是周一凡定的作息时间。早八晚六,加班随时待命,休息看情况。 周一凡都没给徐飞说句早的机会,拿起萝卜塞到徐飞眼皮底下,兴奋地说:“今天开始大规模播种,我们用批发市场的苗圃,缩短生长周期。“ 徐飞笑了,兴高采烈地说:“种成了吗?“ “再不成我们真喝西北风了。“ 徐飞也啃了几口萝卜,甜味在嘴里蔓延开来,他激动极了:“看来土壤和肥料是关键!“ “快快快!”周一凡恨不得现在种,今晚就采收,“开上大家伙种苗去!” 有了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没开始播种前,徐飞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把播种机和洒水车给玩熟络了,还去新城把机动车驾驶证给考了。 不出一天,播种和灌溉全都搞定了。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周一凡也没闲着,而是紧锣密鼓地安排之后的工作。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机肥的需求量肯定会增加,徐飞那几头猪肯定是不够的,于是他去新城预购了50头猪,又投入一笔钱在山脚下建了一个养猪棚。 山上的野生红薯藤也被他迁到了大棚周围,这样一来,所有的工作都能在这片山脚下进行,形成一条完美的供应链。 试验田里成熟的萝卜被周一凡和徐飞拉去新城卖了,周一凡提前在某宝制作的一千张宣传单终于派上用场了,宣传单上有他开的公共号、WB、DY等网络平台账号,总之其他卖家有的他都得有。 经过深思熟虑,周一凡没有主打白玉春,而是为山下那片农田取了个名字,叫“非凡农场”,而他各种网络账号的名字就叫这个。 他们抓紧时机边卖萝卜边发传单——关注“非凡农场”的账号即可享受八折优惠。 周一凡还不惜成本买了多部用来直播的手机,360度无死角直播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但是他坚决自己和那个帐篷是不能出镜的,于是徐飞又多了一份直播解说种田的活,即便是在农闲的日子里,他也被周总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让顾客体验“云种植”,熟知农作物从肥料到每一天的生长情况,这样一来,不仅能积累客户,又能多一条销售途径。 周一凡把种植管理的活都交给了徐飞,而他就是每天绞尽脑汁想销售方案。 太阳缓缓落山,一缕烟从帐篷前升起,周围蝉鸣阵阵。 周一凡不停地喷着驱蚊液,浑身都是清凉油的味道。徐飞热得只穿了件黑色的工字背心,坐在一块塑料泡沫上煮面。天气炎热,食欲下降,他打算做些凉面,直接拌着辣酱吃,简单又开胃。 但周一凡不吃辣,一口面辣得他怀疑人生,本来就热,吃了口辣酱像被丢进了油锅里,上一次体验汗如雨下还是他十七岁时。 他纹丝不动地端着碗,汗水浸湿了他的白T恤,皮肤在湿透的面料下若隐若现。 徐飞见他没动筷子,问:“怎么不吃啊,太辣了吗?” 周一凡盯着大口嗦面的徐飞默默地点了点头。 “要不我再煮一份,给你放点猪油和酱油。” “不用了——”周一凡忍着辣又吃了口,不过再辣他也忘不了工作,又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大规模种植白玉春,我算了下时间大概9月中旬可以采收了,我打算趁着这一空挡去次A市。” “去A市?”在徐飞看来这一切才刚开始,新城都还没卖,怎么就要去A市了。他放下了面碗,心事重重。 “嗯,我说过进军A市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这批萝卜我们不能全卖,得挑些品质更上乘的,精品包装拿去A市销售。” “A市不让摆地摊吧……” “这次去我就是打算找一些精品超市谈谈,希望第一步能实现和他们合作。” “会不会太早了?” 虽然徐飞以前答应过周一凡如果对方去A市卖萝卜,他也会跟着去,但他总对那个让徐母发疯的城市感到畏惧。 “不早,未雨绸缪,该准备起来了。” 既然对方已经决定了,徐飞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于是他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这批白玉春成熟后我就去,不然两手空空我也不好说,对吧?” “嗯。” 徐飞把视线移到了碗里——白色的面条浸在红澄澄的辣酱里,嫩绿色的小葱点缀其间,本来很有食欲的画面变得索然无味。周一凡每天都在往前走,他有种快跟不上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更强烈地反衬出他的停滞不前。 周一凡始终以长辈、领导的方式出现,唯一看似亲切的一声“哥”,也只有徐飞能感受到其中的暧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