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都市谣传的万能侦探【10】 (第1/1页)
第十话刘雨柔 鹅欢山脉,由千禧年九月大地震後,地形强烈变化,本来尖锐如锋的各个山头因板块推挤拉长垂直高度,除了变得更适合攀登外,更造就出大大小小的群峰放眼眺望其中,shUANfeN间彷佛有两只天鹅相望之象,故因而得名。 起初这座山并没有许多游客及登山者前往,是偶然在政府为了统计大地震後岛内所有山峰的高度,因缘际会的测量者拍下奇景,奠定此後观光客络绎不绝的基础。 而群峰间的山顶虽都可见到天鹅相依奇景,但唯有在主峰中才能见得那一山横跨一山,如同为最高峰喝采般匍匐在下之壮阔。这种登高望远、万般臣服的气势,令山友们听闻向往不已。 只有主峰才能有这种令人赞叹的鬼斧神工,虽然大部分的游客只要上来一望这天鹅相望之景便已心满意足,但对於热衷於登高望远的职人山友而言,唯有一窥主峰的美妙才是真正的不虚此行。即便攻略主峰难度颇高,却也令国内海外的山友争相前往一窥大自然的奥妙。 而刘雨柔也是这群Ai好登高奇景的同好之一,自然也是对鹅欢山脉的奇景心生向往。 刘雨柔从小就与自己的父亲少有互动,除了本身对自己的家世充满厌恶外,更重要的是他并不喜欢父亲胜者为王败者为蔻的那套,而重男轻nV的刘霸天似乎也不怎麽对nV儿上心,因此父nV两人早在她还未成年前便形同末路。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继承父亲骨子里的傲气,还是天X使然,她nV人家却喜欢登山,从一开始远足爬山,到攻克亚洲长行程的登山运动,她并不喜欢挑以高度为名的极巅之峰,而是选择在山峰中峰回路转的旅程,攀顶享受独自一人在顶峰中的视野与成就感。 这次的岛国登山之旅也是期待许久,终於能够一窥从年轻时期到远赴美国念书就听人常说岛国人的人情味了。 确实如同学以及在香港的朋友说的一样,岛国人相当热情,民风淳朴,在各种服务业上的专业真的是满意之至。 从下飞机搭上计程车开始,就一直感受到那份对待国外旅客的用心,饭店的服务更是受宠若惊,以自己负担的微薄旅费下,居然还能享受无微不至的服务;还有!岛国的便利商店真的应有尽有,且随处可见,重点是店员们都非常亲切,即使自己对商店内成列的各种商品眼花撩乱,也不厌其烦的介绍,令人感动。 之後就迎来自己真正期待已久的登山之旅。 对於自己拟定好横跨鹅欢山脉的路线并没有太迟疑,出了饭店後就直接上路。 由於目的地主峰是位在最东北的位置,唯有到达那里才能眺望整个被群峰包覆住的层叠磅礡。 但就地理位置来看最好的路线却是一开始由北边移动到鹅欢北峰,之後沿着顺峰走向东到天门山,在攀登东南向的步道上主峰。 上述的登法已经属於难度中上的走法,一般游客根本不会妄自挑战。虽说当年的大地震使得鹅欢山的菱角去掉不少,可毕竟还是陡峭,险峻的高山天嶮自然不是人类能妄想征服的,避其锋,走其缓,盼窥得个中美景足以。 然而还有一种路线是真正好手才会行走的路线,也是这座以亲民为主的登山观光地区为何能入登山好手法眼的主因-- 反其道而行,不避锐峰,涉溪而走,登一般人不可为之峻岭,跨寻常人不可攀之峭壁,横跨整个鹅欢中峰正面攻顶。 一共五天的路程,难度可说是一等一的登山之旅,刘雨柔笑了,这才是她想要的攀峰。 然而在第一天她却有些失望了。 太过简单了。 当初打听到的讯息得知在第一天的路程对於她这种好手来说一定会觉得无聊,但总归她还是期待了许久。不着急,不着急,好酒还是沉的好,她可以慢慢享受旅途的风景。那沿路优美的景sE,也冲淡了不少她对於路线过於简单的不满。 百无聊赖的迎接第一天旅程的结束,来到了专门给职人登山者使用的休憩小屋,至於为何说是职人专用的呢,就是因为这种小屋很明显只有遮风避雨的功能,没有水及电源可以使用,很单纯就是拿来隔夜稍作休息的中继站。 加上各种拼装的方式更显简陋,应该也是为了迎合山中多变的天气而设计出快速组装的组合屋吧。 对於像刘雨柔这种资深的登山者,在登峰的过程中也就不会太讲究了,没水没电并不会造成多大的不便,毕竟万般的辛苦都只为了享受攀山顶峰的快感。 为了让观光游客更加享受游玩的乐趣搭建而成的休息站总归还要有电力以及卫浴设备,构造的搭建,选择的地点就很有限了。 然而这种小木屋对b起来就更容易盖在山中了,因此山里简陋型的小木屋密度相对的高很多-- 也是为了想挑战极限的登山客开发不同的攀登路线而生的。 由於为了赶紧接到峰回路转的路程,刘雨柔一路不断加紧脚步赶路,依照网上各方面建议的路线来看,日yAn西沉的同时,恰巧到了小屋。端看这种拿捏路线长短的赶路速度来看,这大小姐也算不负好手的名号了。 正当刘雨柔刚在整理行李时,门外却传来一阵敲门声。 在攻略顶峰时中继站中,也就是这种小屋中巧遇山友虽属常有之事,但能够跟自己时间抓的差不多抵达中继站却未在启程时发现有人同行,心里兀自疑惑,轻轻的打开小屋的门。 却见一位男子风尘仆仆在门外等待,身上的行李也没有带多,一些枯枝树叶残留在背後,看样子应该是强行超近路所导致的。 男子一边拍落自己身上的落叶,稍微整理一下後便跟刘雨柔打招呼。稍微聊过後才发现这个人似乎是岛国人,而端看这人的着装与携带的行李,却也是空暇时登峰的好手。 然而似刘雨柔这种登峰的好手间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想法,那就是:“巅峰中,只有一人登上,却不会有人与之同行。” 因此聊过後两人稍作休息,待到明日两人又将踏向不同的道路,虽殊途,但必同归,彼此心知若有缘,顶峰相见。 可再相见之时却不是在顶峰,而是在第二天的晚上。 这次是刘雨柔享受完第二天开始真正的横跨之旅後,趁着月sE皎洁夜行赶路,一边满足征服严峻路线带来的快感,一边整理着行李。 恰巧这个中继站旁有前人为了造福後人而凿的一口水丼,毕竟刘雨柔也是个nV孩子,打了桶水,简陋的盥洗一番後,心满意足的准备就寝,期待明日的旅程。 就在此时,一阵不急不徐的敲门声响起。 一瞬间睡意全消,屋内的nV孩子急忙走向门口应门。 在登山者攻顶的过程中如果在夜里休息站有人敲门,彼此相待就要如家人般应门,这是山友间互相帮助的准则之一。 开门後见着来人刘雨柔微微一愣,眼角挂着一颗泪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男子,微微一笑: “我们又见面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