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方-码头 (第1/1页)
“喂,鬼仔,你叫乜名?”喂,小洋崽子,你叫什么?Matteo听见有人喊他,转头看去。 是码头上的一个工人。他和码头上的其它工人没有任何区别,穿着粗布衣服,打着赤膊,晒得黝黑的精瘦胸膛上总是覆着一层汗,在阳光下亮晶晶的。Matteo垂眸答道:“Matteo。” “点解一个人系呢度,你阿妈呢?”怎么一个人在这,你mama呢?工人端着个瓷碗,碗里盛着鱼片粥。不过是白水粥和薄的可怜的几片鱼rou。 “我阿妈…走咗。”Matteo用他不熟练的粤语回答道。母亲前几天在这里坐上了回葡萄牙的船,走了。而他因为贪玩偷跑下了船,码头上用很多木箱子和麻袋,他快乐地爬上爬下,直到夕阳西斜,码头传来汽笛声,他才回过头,发现停靠在岸边的船已经不是他跑下来的那一艘。 就像他也没发现“走咗”在粤语里还有别的意思,工人的脸上多了份怜悯,叹气道: “系咁就冇计架喇”这样,那就没办法啦。 白色的粥上飘着绿色的葱花,香气直往Matteo的鼻子里钻。 “咕——”Matteo饿了两天的肚子先出卖了他,那双大大的浅金色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名为“窘迫”的神色。 工人恶声道:“rou,点解成碗粥稀冷冷哋,鬼都唔捻食。嗱鬼仔,俾你食啦。”rou,粥怎么稀成这个样子,鬼都不吃,嗱洋人崽子,给你吃啦随即把碗塞进Matteo怀里。 他们是这样认识的。 Matteo开始在没有人的地方打地铺,但他这样一个洋人不会流落街头太久的;很快他被人带到了修女开的救助所,也不再需要一碗鱼片粥。 但他还是经常去到码头。 可怜的孩子,他们说,他一定很想念自己的母亲。 但他其实是去看工人。码头上的每一个人都像那个工人,Matteo认不出哪个是他的工人,但工人一定会认出在码头上格外显眼的他,喊他“鬼仔”。 工人叫阿才,Matteo总是读不好“才”字,就叫他阿哥。阿哥其实也没有多大,二十几岁却如同三十几岁那么沧桑,阿哥读过几年书,却几经波折成了码头上的一位搬运工,识得几个字也没有用武之处;他们都是蚂蚁,蚂蚁是不需要识字的。他和Matteo抱怨自己的腰酸,腿痛,背上也有伤,也不知道这玩命的活能干几天。Matteo一知半解地懵懂听着。 阿哥提议说Matteo太拗口,要给他起个中国名字,。 “叫你何方好唔好?来不知何方,去不知何方,可谓何方神圣也。”叫你何方好不好?你来不知何方,去不知何方,可谓‘何方神圣’了。阿哥摇头晃脑,随即被自己的架势逗乐,自顾自地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露出难过的神情。 Matteo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过去,也许码头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着比他们肩膊上的木箱子更沉重的过去。他笨拙地凑近,拍了拍阿哥的肩膀。夕阳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 有一次Matteo又去到码头,却没有人喊他“何方”。 隔了几天他再去,也还是没有。 又隔了几天,码头上只有埋头搬运货物的工人,Matteo慌了,用粤语磕磕巴巴地抓着人的衣?问阿哥在哪。都搬着几十斤的货物,不小心就要伤到腰背,哪里有人有空理他?大多是没好气地赶这个小鬼仔走开。 碰了许多次壁之后Matteo才碰到有人回答他,“系咪阿才呀?佢前排病咗了啩,好耐唔见佢。”是不是阿才啊?他前段时间生病了,好久没见了。 Matteo还是时不时去码头,却再也没见过阿哥,只能一个人找个地方坐下,静静地望着海水反射阳光。 他跟着修女们读圣经,偶尔会有手上带着手套的有钱太太来救助站看他们,其他时候生活就是早晚课。孤儿院的小孩都格外成熟安静,会帮着大人干活,但被领养走的却很少。Matteo想,这样下去,某一天他也会成为码头上的一个工人吧? 直到Matteo有日在床上睡去后就再也没醒来。他漂浮在自己的铁床边,看着修女见到他毫无血色的身体后捂住了嘴。 变成鬼魂的Matteo仍然经常去码头,没有人看见他,所以他大摇大摆地跟随着陌生面庞工人们的足迹,那些面庞逐渐变得熟悉。Matteo听他们聊起内地的老婆,猥琐贪婪的工头,从麻袋木箱里顺出货品的巧技,cao着粗口抱怨身上的伤病。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伤病,每到下雨天,码头上也总要少几个人。他也看着一些人消失,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后来码头也在填海造地中消失,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他仍然漫无目的地飘荡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林佳颖,他几乎要忘记了如何说话。 “何方”Matteo指了指自己,眨眨眼。 “神圣”又指了指天,“系咪几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