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秦旭秦熙 (第1/1页)
太极殿。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家宴。 有了去年太子端午宴的盛举,皇宫轻易不敢再举办大型君臣宴会了。 除了除夕夜宴和太后千秋,陛下万寿等,皆以家宴为主。 中秋自然也是如此。 宫里安排的家宴,朝中重臣,七拐八拐的,偏偏又和皇室沾亲带故。 几位皇子王爷公主自不必说,崔王谢氏,还有李氏吴家韦氏荀氏等这些家里有人在宫里排的上号的也在邀请之列。 满满当当的也有一大殿的人。 可众人来了却都有些犯嘀咕。 怎么今日不见皇后? 连太后也只是专门来露个脸,当个吉祥人,主持家宴的却是崔贵妃。 王家今日来的是王尚书一人。 连他夫人都没让来。 同样也是想着去年卢太傅当众被羞辱,王尚书孑然一身前来赴宴。 “咦?下官瞧着王尚书脸色不大好,大人夙夜在公,我等望尘莫及啊!” 坐在王尚书下手的正是谯郡公吴桥,他和王尚书不对付多年。 缘由大概能牵扯到二十年前。 好不容易看到王尚书不复往日意气风发,谯郡公乐得说点风凉话高兴高兴。 王尚书理都不理他。 吴桥不过仗着祖荫,又运气好家里出个了丽妃和益王。 不然就这种趋炎附势得志猖狂的小人,哪里配坐在他旁边! 吴桥不以为意。 他是真小人没错,架不住有人是伪君子啊! 世家对太子出手上京城里可不是秘密。 太子从江南突然消失,他们还以为这些世家终于顶用了一回。 结果呢? 太子趁夜悄无声息的就回宫了。 这当舅舅的对亲外甥出手,也是闻所未闻了。 要说皇后多几个嫡子倒还说得过去,偏偏皇后娘娘就这么一个儿子。 真是怪哉! 王尚书觉得他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还觉得这人脑子有病呢! 好好儿的太子,他们王家就是躺着都能荣华富贵。 偏偏要自己作死! 啧啧啧。 天作孽,犹可恕。 自作孽,不可活啊! 反正他们吴家是躺平了。 去年端午宴那一闹,他被罚俸一年,工部尚书一职也弄丢了。 这不,今年他外甥给力,又给他捞回来了。 所以说当个王爷也没什么不好的。 总比跟太子杠上丢了命强。 瞧瞧这一年多来和太子做对的? 吴桥专门弄了个小本本记了,反正是没一个好下场的。 他们吴家祖坟冒烟出了个益王,只要益王不倒,三代富贵自不必说。 王尚书若是知道吴桥在想些什么,也只会骂一句:“愚蠢!” 世家和皇权本就是你强我弱,你盛我衰。 太子想要削弱皇权,强化君权,损害的就是他们世家的利益。 他也是大义灭亲! 反正太子已经有后,他们王家自然会保太子这一脉登上帝位。 可惜了! 成王败寇。 王尚书只能寄希望于本家。 他死不足惜,但愿家中无辜妇孺能保住性命。 一整个晚上, 王尚书都在等。 等着太子发难。 可他等到陛下亲自宣布东宫添了对龙凤胎,又亲自下旨为小皇孙和小郡主赐名。 太子还是没有动静。 太子在想什么呢? 大喜的日子,君臣同庆,太子面色阴沉。 他父皇。 竟然招呼都不打一声,给他的一双儿女下旨赐名。 这在别人那里有多大的荣耀不管,太子只知道,他父皇剥夺了她身为一个父亲给孩子取名的权力。 秦旭。 东方曈曈赤日旭。 早晨初升的太阳,有光明光亮之意。 秦熙。 也有光明,兴盛,和乐吉祥之意。 两个名字都是好名字,饱含陛下对这两个孩子的期许和厚爱。 也彰显了陛下对太子和其他几位王爷和皇子的不同之处。 小郡主更是得陛下亲封熙和郡主,封地都有了。 说来也巧,就在豫州汝南的珙县。 要知道益王妃几个月前生下的才是皇族这一辈的长孙,还是益王嫡子。 都没能得陛下赐名。 太子这两个可只是个庶出…… 不过众人心中都有数。 照着老王家这么几手昏招,太子约莫是不可能有嫡子的。 皇族嘛。 嫡庶之别有的时候倒也没寻常官宦之家那么严格。 毕竟若是哪位帝王真没了嫡子,大靖皇朝的传承却不能断。 这时候庶子充做嫡子,继承大宝也是常见的。 他们倒是不觉得太子会废太子妃,哪怕是摆着瞧,也得摆在那儿。 毕竟王氏树大根深,又有皇后娘娘压着。 这不? 众臣也和王尚书一样,提心吊胆等了一宿。 等着太子对亲舅舅发难,却等了个寂寞。 除了陛下颁旨给小皇孙和小郡主赐名的时候太子面色黑得像是要滴墨一般。 此后都神色如常。 直到陛下亲自赐下中秋节礼,众臣谢恩后离去,都相安无事。 太子送他父皇回启阳殿。 路上, 陛下拉着太子的手,老怀欣慰: “狸奴孝顺了,知道让老父亲过个好节。” 太子睨了他一眼,“孤是看在雉奴和阿兕子的份上。” 这是他孩儿的生辰。 大好的日子可不能让别的糟心事情给糟蹋了。 皇帝陛下心头一梗。 有些生硬的转移话题:“这小名取得不错,贱名儿好养活,好养活……” 居然有人管自己女儿叫小犀牛? 他这个儿子当真与众不同。 脑回路相当清奇啊! “我说太子,你打算什么时候对你舅舅下手?” 到了启阳殿,陛下将人都赶了出去,迫不及待地拉着太子问道。 他去年就想把王尚书这颗大白菜拔出来了,还得是他儿子能耐。 太子面无表情的反问他:“那父皇准备如何处置母后?” 皇帝陛下又梗。 1 “你……你母后又没做错什么……” 他说着,对上儿子黑白分明的眼眸,声音渐渐的就小了。 太子冷笑道:“皇宫何时能任由死士进出?大内高手何在?” “父皇有七子,德妃育有一子景王,崔贵妃收养二皇子,丽妃育有益王,另外几个都是低位嫔妃所出,年纪太小。” “在二皇子之前,崔贵妃有过二子均夭折,卢氏也曾有过一子,从裕景元年到二十八年,后宫夭折的孩子有十七个。” 太子的声音变得飘忽,“对您有价值的,有利于巩固朝堂,亲生子女也可舍去……” “所以您冷眼旁观,看着我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故作不知,也看着她一步步走向地狱!” “若我不幸没能逃过一劫,您会再培养几个棋子,继续和世家对立下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