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9)  (第1/3页)
    忽的,萧情眸光一动,唇角微提。    他仍然看着卷宗,但思绪却偏离了,去到了千万里之外,暖暖搂住他肩膀的一双手。    那双手,恍若透过茫茫海域和荒原,攀到了他身上,日思夜想的人,也触手可及。    萧前辈    怀里的人醒了。    他们昨夜同床共枕,萧情刚得了甜头,便不大想离开,懒懒的把人抱在怀里。他从未有这样的时候,方远稍稍看他一眼,就与粹了蜜糖的毒.药一般,让他舍不下,放不开。    前辈,你该走了,等一会儿别人发现,我们就要被赶出去了。    少年这样说着,但他的腰身柔软,气息湿润,小腿光.裸着藏在被褥下,手还无意识的搂着他的脖子。    体温暖得发热。    一双瞳眸安安静静的看着他,全是他的影子。    他再次吻了上去。    莫小凡在扒拉门,但他扒拉了一会儿,就毫不犹豫的跳走了。    房内,萧情最后被踹下了床。    他闷闷失笑,一身长袍,长发半束,撑在床边俯下身,显得慵懒而随意。    我并非故意。    床帐后的少年却不理他,一缕发丝垂落床沿,攥着账角不让他进来。    他就是故意把他弄哭的!    过了会儿,一只手从里面探出,手上抓着一根紫色腰带。    萧前辈,你的腰带。    萧情轻轻一笑,握住了那只手。    但方远却挣开了。    这意思十分明显,萧情只能离开了。他走后,方远补眠了一会儿,才重新起床,带着莫小凡去藏经阁。    梵音寺有好几处藏经阁,最大的在地下,轻易不会放人进去。除此之外还有小藏经阁,里面放着的都是拓印的佛经、典籍,只要付出一点灵珠,就能随意借走。    方远去的是西经阁,东林主持在这给他安排了老师,带他修行。    一个十分年轻的白衣僧人。    彼时午后秋阳正好,满室的书架佛经皆笼罩在淡淡日光之下。窗台边一枝红枫探来,将僧人的白色袈裟衬得雪一样干净。    他面容清朗,眉目温和,捧着一份竹简坐在案边,朝方远看了过来:    主持所说之人,就是你吧。    方远看着他手指上密密麻麻的戒疤,眸光微动:弟子方远。    僧人温声道:贫僧法号空明。    方远:您就是空明大师。    之前在五洲盛会上,方远从李浅那里知道,上清仙宗曾经有一个道修天才立定成佛。他很感兴趣,就去查了查,这才知道了那个神人之后的法号,    就是空明。    他遁入空门的原因很复杂,有说是因为情劫的,有说是因为对中土大宗彻底失望的,但无可否认的是,他能被佛道约束,当时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因为他是半魔混沌之体,修杀戮道,证佛前血洗千里、引得南土干旱数年,因他而饿死的凡人几有上千万人。    是为大恶。    你从前未接触过佛道,便先从这些看起,读得慢不打紧,随心理解,不必理会其他。    或许是曾经做过道修,空明的教授十分有针对性,给方远的都是佛道共通的一些东西,不会让他太难以接受。    但记载一些志怪神异的经文,还要从头教起。    这是佛祖于扶桑下悟道的故事。空明展开经卷,字字教他,你看。    这个世界没有释迦摩尼,却仍有佛祖,而是也是在树下悟道。    方远起了兴趣,学的认真。    佛祖俗名陈同,本是一流浪乞儿,辗转游历,直至坐化前也未飞升,而是留在了人间。    一日,他划一只木舟来到扶桑树下,问道:若你将枝叶分出,人人成仙,这世间就不再有苦痛,不就完满了吗?    方远:那扶桑怎么答。    空明弯唇:扶桑说:我不知道,我只是一棵树。    方远觉得有点搞笑。空明继续往下讲:佛祖听后大受震撼,当即在扶桑树下枯坐九日。    然后他就得道了?方远接上。    得了,但未完全得,空明摇头,他枯坐九日濒临饿死,扶桑赠他喝了一口汁液,才让他超脱rou体凡胎,得以传.教。    他笑道:这世上的烦恼,想不通便永远想不通,不完满便永远不会完满,如此反复轮回,人只在生死苦痛之间,才得片刻救赎。    方远关注点却在另外的东西上:得到扶桑的枝干,可以成仙吗?    空明反问:你可知道神木木心?    得到扶桑一截枝干,可以超脱轮回,而得到扶桑木心,可以立即白日飞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