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王朝_第14章思录(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思录(上) (第1/4页)

    老爷子的书房位於客厅右侧的走廊尽头,地方约有半个教室大小。说是书房,除了房间一隅的书桌占了片不大的空间,其余地方都被一排排书架摆得满满,简直像是座小型图书馆。

    闻着淡淡的书香味,邵凡穿行在一排排书架之间,这里的书林林总总、类目周全,有天文地理、文史社科、名着、军事杂志、自然科学、机械工学、古今哲学……一直走到书架间的过道尽头,邵凡豁然发现最里面的一座书架上贴了个“j1ngsHu及敏感类”的标签。

    也许是强烈的好奇心使然,一看到“j1ngsHu”二字,邵凡便顿觉兴味盎然,随手拿起架上的一本书翻阅起来。一看才明白,原来这些书不是被当局封禁不能再继续发行的书,就是一些虽未被封禁但属於政治敏感的书。

    邵凡随手拿起的是本名为《命运三部曲》的书,光看封面觉得Y森森的,像是鬼怪志异类的恐怖。但当邵凡坐在桌前细细翻看後,才发现当中的内容b起恐怖更令人胆寒。

    所谓《命运三部曲》,原来是《定西孤儿院记事》《夹边G0u纪事》《甘南纪事》三本书的合集,排在头里的是《定西孤儿院记事》,这本书讲的半个多世纪前和大跃进同时发生的大饥荒年代的人间惨剧,里面所描述的有关饥饿的残忍情节令人不寒而栗。由於饥饿,家人在炕上被活活饿Si,剩下的人甚至没有力气把屍T抬出去;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有资格进孤儿院吃到救济粮而在窗前自缢;另一位母亲为了活命,将亲生孩子的屍T煮了吃;寒冬腊月的夜里,一对要饭的姐弟在快要冻Si的路上向牧羊人借宿,jiejie为了弟弟不冻Si而被迫委身於人;一个叫秀秀的三岁小nV孩,由於习惯了吃草,来到孤儿院後吃上白面,反倒肠胃不适应而痢疾呕吐,最後也没能把命保住,Si前眼睛睁得大大的,怎麽也合不上;十四岁的二姐实在受不了饥饿钻进生产队的地里偷吃糜子被队长发现,队长让食堂把一家三口的饭停掉,跟母亲说“你把那个丫头要管一下”,眼看一家子都要饿Si,母亲把皮包骨头的二姐哄到窟泉底下挖槁柴,二姐听话的下去了,而母亲再没有把她拉上来……

    书22篇记事,然而只看了几篇,邵凡便实在不忍看下去了。

    带着深深的震撼和怀疑,邵凡又不禁翻看起後面的《夹边G0u纪事》。那是讲的同一时期,在位於大西北夹边G0u的劳教农场中发生的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上世纪50年代後期,近三千名被打成右派的政治犯人被发配到这里进行劳动思想改造,几年之後当他们被遣返时,仅有数百人生还。

    书中一个个当年的亲历者讲述着各自的经历和见闻,在那个荒谬而悲惨的时代,无尽的冤屈和血泪在那片土地上一幕幕上演,刻骨铭心的饥饿和高压繁重的劳动充斥於回忆之间,甚至出现了活人吃Si人的事件……

    粗略的翻了几十页後,邵凡果然放弃了读下去,不仅是出於书中人物的极度悲惨,还因为书中的内容对他以往的观念简直是颠覆X的。

    不可能!这怎麽可能!自己的祖国怎麽会曾发生如此人间惨剧!但那一个个残酷冰冷的事例,又绝不是单凭想像就可以编造杜撰的……

    邵凡把书合上放回了书架,又随手拿起了几本一GU脑的放在书桌上,想着今天倒要彻底看看,究竟是有些人在故意掩盖和粉饰什麽,还是某些人在有意诋毁和抹黑什麽。

    窗外的院子安静无声,暖融融的yAn光透过窗子洒落在书桌上,但邵凡心中却越丝毫感受不到一丝暖意,有的只是渐入心底的凄凉之感。

    一上午的时间,他断断续续的翻看了《墓碑》《雪白血红》《一百个人的十年》《牛鬼蛇神录》等许多敏感类的书甚至是j1ngsHu,只感到x口时冷时热,冷的是书中的内容实在有太多的凄惨,热的是心中渐渐积郁的矛盾和愤懑。

    《墓碑》这本书堪称绝对的j1ngsHu,书中的内容是大跃进时期中的大饥荒纪实,作者通过对各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揭示了一段血淋淋的往事,在那段被称为“三年困难”或“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饿Si人的现象,而当中大跃进最积极也是闹饥荒最严重的省份,甚至发生了饿Si几百万人的惨剧。在饥荒最严重的某些地方,当时即将饿Si的人争吃无主屍r0U的事时有发生。有些饥民常到处打听谁家最近Si了人,哪里有新坟,一旦听说某处有刚Si的人或新坟,人们便蜂拥而至,野外常见被剔了皮r0U的屍骨。

    《雪白血红》讲述了政府在统一全国战争中,在那场直接决定半壁江山战略胜负的常春围城战中,以通过切断粮食供给、对包围圈内的人不放出一个的极端策略,虽然成功的将城内敌军围困至绝境,但同时也付出了饿Si了十几万难民的代价。

    而《一百个人的十年》和《牛鬼蛇神录》,则讲述了大饥荒时代的五年後,那场席卷全国的文化革命中一个个亲历者的血泪和冤屈,既令人感叹於那个时代的扭曲和荒诞,也让人不由庆幸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更後怕那个时代有可能卷土重来。

    粗略了读完了这几本书,时间已是到了中午。午饭时,邵凡望着桌子上可口的菜肴,搁在平时早该大快朵颐了,然而想起《定西孤儿院记事》中那些饥饿凄惨的故事,胃里只涌起一阵乾涩的酸楚,於是只简单挑了几根青菜就着吃了个馒头,吃完饭和大家话也没说几句便起身钻到了书房中,令不知个中缘由的白琳娜有些莫名其妙的皱了皱眉头。

    下午的时光,邵凡没有再读那个饥荒和文革时代的书,而是挑了些现代和古代的书来读。

    开卷的第一本便是《商君书》,这是本薄薄的古文典籍,但此中的分量读起来却格外沉重。

    此书相传为商鞅所着,围绕着“如何使国家强大”这条主题思想,商鞅对国家、人民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做了丰富的阐述,形成了一套集法家之大成的驭民五术,堪称历代统治者必修的帝王之术。

    一、壹民:统一思想。民愚则易治也。

    二、弱民:民弱则尊官。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三、疲民:为民寻事,使民疲於奔命,无暇顾及他事。

    四、辱民:民,辱则贵爵。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国以善民治J民者,必乱,至削;国以J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

    五、贫民:贫则重赏。匍匐生计,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看完《商君书》,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在邵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