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话 (第1/2页)
“太子殿下,万事已打点妥当,待您梳妆完毕便可出发了。” 说话的是萧铭是太子的随身侍卫,同时肩负太子起居的统筹。 “嗯。我知道了,萧铭,你先去做最后的检查。我随后就到。”楚烨威严的说。 太子就是这样,即使心中此时悲愤交加,面上也得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免得有心之人揣测。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皇室宗庙出发。 “臣等在此恭迎太子,愿太子上能辅佐君王千秋万岁,下能照拂黎明百姓安居乐业做一个受世人爱戴的好储君。”众臣俯首行叩拜大礼。 随后由司礼官领着太子先前去太祖的庙宇前祭祀祖先。 说来这楚国的开国皇帝—楚耀。最先想起的不是他以数千人的军队打败了前秦数万大军。而是他与皇后朝朝暮暮,风风雨雨的二十年。 这座庙宇居于宗庙的正中央,顺应天象,居于人间紫薇星所在之地,集天地之灵气,保楚国的根基无恙。也是所有庙宇中最大,最奢华的一座,是武帝生前亲自设计的,为的就是能在千秋后与所爱之人受万世敬仰。 楚烨走了进去,司礼官早早的等待着,看见太子来了,连忙迎上去。 “太子殿下,我是负责这儿的司礼官,您需要在这为武帝上三柱香,嗑三个响头。将您此刻的感受与日后治国理政的思想写下来,再由我誊写一份载于这大殿的柱子上,另一份则由殿下您亲自烧给武帝。”司礼官恭敬的说。 楚烨接过他人手中的高香,拜了三下。跪下磕头三下,郑重的行完礼。拂了拂身上的灰,站了起来。随后完成了之后繁复的礼节,才完成这大典的第一步。 楚烨对这位楚国的开国皇帝楚耀是十分钦佩的。能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又能还四海安宁之人楚烨一向十分佩服。 这才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足足三个环节要走。 太子殿下随着他人的指引来到真正举行加冠之礼的高台之上。一国之君楚晖正站在那等着他。楚烨看到他就想到了今天清晨母亲死去时的神情,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自己一定要把这负心汉给杀了。 “请丞相为太子加缁布冠,赐太子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的权利。” 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 王大人上前为太子戴上了冠,随后太子作揖以谢。 “请晋王为太子加皮弁,赐太子介入兵事之权,赐其兵权。” 晋王是皇上的哥哥。他走上前去同时赐予了刻有楚烨小字的宝剑,为他加冠。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这剑是由名师打造的,世无其二。 “请圣上最后为太子加爵弁,赐其祭祀权。” 皇上悠悠的走去,威严的为自己的儿子带上最后一个冠。 三次加冠,也就意味着这位楚烨从今日起便是真正的东宫太子。 父皇,迟早有一天我会比您做的还好。 第四章入主东宫 加冠礼后便是取字了。这太子的字需先得由皇帝亲自拟定再由钦天监判定凶吉,最后上告先祖,在这大典上由皇帝亲自赐予太子。 楚烨的字是暮秋。楚晖希望他能如秋日的朝暮一般即使即将消失也会在最后一刻照耀人间大地。至于为什么是暮秋则是因为他出生在九月桂花飘香的日子。 “皇儿,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昔日的二皇子,而是东宫之主,楚国太子楚烨,楚暮秋。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做一个好储君,勤政爱民。百年之后,我也好将这皇位传与你。”楚晖将楚烨扶起,语重心长地说。似乎就是平常人家的父亲对成年儿子的嘱托。 “儿臣自会勤勉努力,不敢稍有懈怠。礼,贤下士,不辜负父王的栽培。”随后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头,站了起来。 站在这高台上,可看见楚国的万里江山,帝王将相,芸芸众生。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会是楚烨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很多的血要流。 举行完这赐名的典礼,整个加冠礼便算是彻彻底底的结束。在这之后的便是宴席了。楚烨对此并不感兴趣。累了一天,他现在只想休息,可大臣们还在等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楚烨坐在大殿中,左右看了看都没看见那熟悉的身影。 沈枫没来。 “沈枫怎么没来,这么重要的事他身为我的亲臣怎可不来。”楚烨压低声音说。 “回禀殿下,沈大人他今日本来是可以来的,但路上突发疾病,晕倒了。现在东宫他的住处静养。可能这几日就不能陪着殿下了。”萧铭又些紧张的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