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老家房子着火(察觉到心意) (第2/3页)
爹的?”老人头也没抬,“东升啊,不是我不想去,只是你mama埋在这院子里,我要是跟你走了,她得有多孤独?你知道你mama喜欢热闹,今年我还要和她过年呢。” “爸,你真的不打算和我一起住吗?城里的房子配置好,离超市车站医院什么的也近,在那儿生活很方便。” “算喽,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爹也不奢求什么,只要你工作体面,平常给点生活费赡养我这个爹,就已经是对得起我们了。” 张东升不再坚持,他眉头舒展,面上似乎也释然了:“爸,那你保重身体,少抽烟喝酒的损害健康。” “哈哈,你跟我也客气上了,没有烟酒算得上什么人生!东升你没体会过醉酒的滋味,不懂它的妙处,一瓶下肚,什么事儿就都借着酒劲儿过去了。” “爸,别跟村里的人说我复活的事。” 老人咧嘴一笑:“有什么好担心的,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 “爸,你得向我保证,绝对不说这件事,再封建迷信的事儿不也有人会相信。” “好,我保证,行了吧?” 于是张东升跟着他一起笑起来:“明天我带朝阳逛逛村子,这孩子是城里长大的没来过乡下,看什么都稀奇。等回来的时候和您去买点年货。” 老人自然答应。 不知是疲惫还是惆怅,张东升把脸埋进手臂。屋内老式的煤油灯照着偏僻一隅,他的笑容逐渐淡下去,灯下的阴影里,他周身的轮廓若隐若现,一双眼睛仍旧亮得惊人。 —— 冬日的暖阳倾泻在田埂之上,将恣意生长的野草染成五彩斑斓的颜色。红房子一侧,倚靠着摩托站立的男人看向来者。 纯白短袖POLO衫加深蓝牛仔裤,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简约中透着青春活力的气息。 少年压低帽檐防止它被风吹掉,望向张东升,他注意到张东升脖子上挂着一副相机,心中不禁蒙上了阴翳。 张东升示意他坐到后面,自己也跨坐上去,摩托排气管处响起阵阵兴奋的轰鸣,紧接着连车带人朝前方飞驰而去。朱朝阳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向后一倾,接着双手牢牢抓住座椅两边。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快要被吹走了,迎面袭来的风因流速过快而透出冰凉的寒意,朱朝阳两侧的手臂上冒出阵阵的鸡皮疙瘩,却因为有了面前宽阔背影的遮挡,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冷吗?”前方的声音刚出现便尽数融化在茫茫的天际,朱朝阳大声说着不冷,心中有一簇火苗正在燃烧,势要将周围的一切都点着。 山色微蒙,草木熙攘,地平线上的太阳正缓缓升至天穹顶端,他们穿过鎏金的麦浪,墨绿如娥黛的峰峦,本应凋零殆尽却依然有无数姹紫嫣红盛放的花田。 “那些棚里面种的是什么?”张东升顺着他的描述望去,“是人工培育的草莓,大棚是温室,维持着适宜植物生长的条件。” 他将摩托停在路边,凉伞下中年人正在打瞌睡,闻声睁开眼热情地招呼两人:“靓仔,买点草莓带回去,现摘现称,绝对新鲜!” “要两个篮子。朝阳,摘下来的放在篮子里,回来称重。” 朱朝阳接过,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旁边:“好的张老师。” 少年深邃的眼中泛起涟漪,显然对亲手摘草莓极为期待。张东升站在不远处,情不自禁对着他按下快门。 翻看着相片,他的脸上带着些微笑意,更多的则是感慨。朱朝阳和他父母的关系看起来并不十分亲近,他父亲离婚生下他meimei,对那个家庭的关心远远比朱朝阳要多;对母亲的话也从不忤逆。 所以他才小心翼翼,不敢提出更多的要求。很多习惯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根深蒂固,伴随一生。 张东升只见过一次朱朝阳发自心底的笑。 还是在首次相遇时,朱朝阳和严良、普普站在一起,不知道因为什么笑得格外开心。张东升从车里出来站在他们面前,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朱朝阳脸上飞速黯淡的笑容。 此后就再也没有了。社会的压力接踵而至,将两人塑造得面目全非,不仅仅是他们,所有人都迎来了各自的劫难。 有人死了,有人活着。一切画上了句号,却依然有些东西刻在无字碑前,无法被岁月冲刷洗净。 至少在他面前,朱朝阳再也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的时刻。他的笑是伪装的、冷淡的、不那么真切的,更多时候漆黑的眼底涌动着无人能懂的思绪,以及重重迷雾。 可是方才,他从那双永恒不变的眼里看见了一点点微渺的光。他将这点光拍摄定格,望着它久久出神。 他突然想起大学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的那些话,指导他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早些年奉为圭臬,而很快又被抛诸脑后的哲理一一浮上脑海。 深陷海潮的人有可能因为一座灯塔的指引,泅水向岸。 为了天才的笛卡尔,他想做回一位好老师。 朱朝阳拎着满满一篮子成果走过来,看见他手里空空如也,张东升顺势把两人的篮子交换了:“把我那份也摘了吧,我给你拍几张照。” 朱朝阳脸上的不自然消失了,他点点头,换了另一边的棚子,对于司空见惯的农家情景,张东升没什么特殊情结,只是莫名觉得此时此刻是值得被记录的。 直到两个篮子都装满了,张东升带他去结账。朱朝阳问道:“能给我看看照片吗?” 张东升取下相机递给他,朱朝阳翻动着里面一张张照片,这两年技术经过迭代,像素比之前清晰了不少,朱朝阳调试镜头,对着和老板砍价的张东升也拍了一张。 提着塑料袋的张东升瞧了一眼,不知道朱朝阳是怎么找到这种死亡角度的,有些无奈。 朱朝阳坐在后座,张东升一拧把手,趁着太阳还没到正空,朝村口的小吃街驶去。 直到傍晚他们才踏上归途。天幕星沉,倒映着群山环绕、灯影相接的村庄,袅袅炊烟从千家万户中升起,渐渐融入雾蓝色的夜空。 见惯了城市的现代化建筑,朱朝阳一时间被充满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