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生死同衾 (第1/2页)
天未亮白,苏文棠便已动身离开。 我不知玉闵衍是否听到动静,晨起与那农户道别,模样清秀的姑娘仍在张望。 她红着脸问我,“苏大哥去了何处?” 我未答她,只是温和笑过,匀了些银钱给她爹娘,说是多谢收留,实则是知此去用不上这些身外物。 一路仍旧向典洲出发,那孩子在我怀中乖巧,醒来饿时才会哭闹,影卫寻了乳母过来,跟我们到峖郡脚下便离开了,倒是免了许多杂事。 玉闵衍伤已好些,也会帮我照看那孩子,夜间荒野歇在马车,他便将我抱在怀中,连同那孩子一起,怀抱温暖,我竟觉出片刻安宁。 路途所见多有流民,看来颠沛流离的不只我们。 帝京局势不明,战火燃起,各州郡都在寻求庇护。 燕侯爪牙触及的地界一过,乱象纷纷而起,中原苦寒,又离远离边疆,一时间无人顾暇,州官自是囤城不出,乡镇盗匪横行。 我怕遇上不讲理的匪贼,若是以一敌十,随行影卫自然可挡,我未见过玉闵衍动手,想来他也能够敌过。 但这样一来,就又闹出了动静。 燕侯掌朝不缺谋士,帝京陷落,很快就能找到这里,他想要玺书和太子,顾钰和穆洵安亦是同样想法。 若是途中截不住我,他便失了先机,燕侯虽说有南疆兵马调令,可那终是盛帝在时下的旨意。 如今圣上已死,南疆不可能为了燕侯出兵,帝京留守的禁军虽多,却也都是些巡防为主,若真和北疆见惯厮杀的将士拼起来,未到称帝,燕侯那厮怕是已被捅成了筛子。 沿路取巧绕道,我有我的打算。 倒是玉闵衍,他比以往安静,有时望着我,眸中仿佛带着浓重的忧思疑虑,虽说不曾真的问过什么,却也不像以往那般随意。 我一旦问起来,他便笑着摇头,说,“公子变了很多。” 我眉目淡然,一时竟也想不出如何说这变化,只能附和道,“是啊,人怎么可能不变呢。” 人的血是热的,我想我的变化,可能就是这身上的血,一点一点变冷了。 春日渐长,暖意恢复过来,行走半月后,战事似乎有变。 涌入中原的难民越来越多,听说北冶屠了城,邵关是胜了,蜀中却又丢失两地。 顾钰就在这个时候,打着勤王安民的旗号出了兵。 北冶与他僵持不下,看似激战,实则串通一气,顾钰想将武卫营分化,胡子将军用兵奇胜,此时却也只能驻守边郡,为防北冶挺近,帝京那边,倒是一时间顾不上了。 乱世谁都想有一番作为,自是有人说他握有兵权,心思不纯。 找不到太子,动歪心思的人不少。 近日便听影卫来报,说有杂兵自立为王,抢了一处小郡,皇袍都穿上了,可惜不用他人动手,自己先起了内讧。 我听完只是一笑,影卫为我为何不担心。 我便说,“无勇无谋,不足道哉。” 玉闵衍也坐在边上听,一行相伴数日,虽说主仆有分,倒也是真的相熟。 影卫以往跟着爹爹,不常与我说话,偶尔谈起朝中事,我说上几句,他们便也不再发问。 玉闵衍倒是不曾主动问起,我说什么,他便听什么。 他一贯性子柔和,就算担着内府监的名号,亦是看不出凌厉,有时静坐,我也会让他哼些歌谣给我听。 玉闵衍在此道乃是大家,就算宫中作宴的乐师,想来也是不及他的。 他唱起来,歌声柔婉动听,襁褓里的孩子便笑。 偶尔苦中作乐,这倒也成了唯一的消遣,玉闵衍有时也会在我身旁叹息,“若是能有把琴就好了。” 可惜一路走来皆是蛮荒,吃食简陋,行事更需低调隐藏。 我听着那悦耳清泠的乐调,想起幼时我与穆洵安出府,那些官家公子想要结交他,便常约去街巷中的雅阁。 帝京中的雅阁,用处原也是有两种。 诗酒风月自是不在话下,谈些私密的官场事,雅阁中的乐伶也会清场。 但要说帝京城中的公子哥,大多去雅阁也不是为了正经事,美人贵在难求,正是享乐的好年岁,寻欢听曲赏美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