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东愚_二:《关於父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关於父亲》 (第1/3页)

    事情来得太突然,又太难而置信,陈明好一段时间不能平伏心情。

    当日两人分别回家之後,陈明魂不守舍的模样被老陈察觉了。陈明在想,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本是对这些神鬼之说不太在乎的,所以现在才反而会显得无措;但是父亲那一辈的人呢?多少还是会有点迷信,从祭祀之事到吉凶之说,陈明不止一次看过老陈展示他对这方面的认知。陈明m0了m0他颈上戴着的玉佩项链,玉雕的是一个观音,是小时候老陈给的。若是把事情说出来,不难想像老陈的反应。

    最後,陈明还是没有跟老陈说出事实,只是说还需要一点时间处理。

    昭如也好,昭文也好,不管是人是鬼,他们之间的感情和经历都是真实的,陈明始终想好好保护这份情意。更多的是,陈明无法想像自已再次孤身一人时的日子,所以他选择再向人保密一段时间。

    最後,陈明决定继续与昭文的关系,而婚嫁之说就尽量向老陈拖延,不过老陈应该也不会怎样催促,所以陈明和昭文还有不少时间观望状况。

    过了几天,进日再次邀请了陈明和昭文外出。这次同样是去听那作家正文的座谈会,这次内容似乎是角sE和情节设计的心得。相b上一次座谈会,陈明是学习的心态之外,亦抱着一种和昭文约会的心态而去。

    三人在座谈会开始之前就到了会场,作家本人和几个文学圈人已经在场外寒暄。就在昭文说有事要暂且离开的时候,作家刚好认出了陈明,还主动走了过来。

    「好久不见啊。从上一次之後,我正想着甚麽时候会再看到你呢。」

    「咦?啊……谢,谢谢。」

    「谢谢?为了甚麽呢?」

    「咦?啊……。」

    「哈哈哈哈,没关系,只是我自来熟而已。其实我看了你的作品,《十三个少年犯》,是吧?我是那个奖的评审之一。很遗憾它落选了。」

    「啊……不会。」

    「不过,落选了不代表它就不是好作品,我自己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趣。可以的话,座谈会之後我想邀请你留下来,我和几个朋友都对你的作品很有兴趣。可以吗?」

    「啊……我想,可以。」

    「好啊,说定咯。」

    作家拍了拍陈明的手臂,然後就爽朗地迳自离开了,留下一脸茫然的陈明。刚才的对话中,他只能想到自已以前的丑态,光这一点就让他够混乱了。後来听到自己投稿的作品被提起,还被赞了,更是完全高兴不起来。充满自卑的陈明,只能够想像到其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就算听到好说话,也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又在绕个圈子的嘲笑。

    直至背上被进日用力拍了一下,陈明方察觉到自已又陷入了混乱。

    「好了好了。《十三个少年犯》那篇,你给我看的时候我都觉得不错,他说的应该是真的。来,调整一下呼x1吧。」

    刚好昭文回来了。看到陈明的模样,昭文便从进日的神情中理解到陈明的状态。她也没有说甚麽,只是顺势牵起了陈明的手。这样子,陈明才真的冷静下来。

    座谈会进行得很顺利,气氛也很融洽,不计入作家朋友的那些文学圈人,一般观众站起来分享意见的次数也不少。陈明今天没有发言,但自觉也学到了很多。

    离场的时候,陈明仔细想一想作家的提议,其实也没有甚麽坏处。不论如何,反正自已想在文学上发展的话,多跟一些前辈来往也能当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况且自己都己经答应了,失约的话也不知道其他人会怎样评价自己。於是就叫昭文和进日先一步离开,自己在会场外等候。

    两人是担心陈明的社交的,但是陈明又以自己总要摆脱这些困难,还有学着要脱离舒适圈之类的话要两人放心。

    几分钟之後,一个会场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在场外独候的陈明,说是这边要结束似乎还要不小时间,所以作家想请陈明进去,大家可以一边聊天,一边等事情处理好。

    除了作家正文和他在文学圈的一些朋友之外,也有几个陌生人。陈明依稀认出,似乎是刚刚在座谈会中的一些听众。

    靠近的时候,正文居然热情地向其他人介绍陈明,本来大家的眼神都带着疑惑和好奇,但是等正文介绍陈明是《十三个少年犯》的作者之後,其他人的兴趣一下子被g了起来。

    「哦哦哦!是那位啊!」

    「啊,那篇啊,很有趣哦。」

    「这年头写侦探的不多了呢!」

    「对吧,对吧?我很看好他哦。」

    「正文啊正文,又要宠坏後辈了。」

    「甚麽又啊。真是的!」

    对他而言,这是第一次有陌生人是通过他的作品来认人,而不是先知其人再知其字。对於写文章的人,特别是陈明来说,有甚麽b自己的作品被素未谋面的人认出了,记住了,更让人兴奋的呢?听见的都是赞好,更让他高兴得头昏脑涨,脑里只剩下羞涩,甚至没有空闲去猜想那些是不是客套话了。

    在前辈们的带动下,一群人的气氛也放松下来。前後辈之间的互动,同辈之间分享心得,各人对各人的作品互相评价、赏析,这种交流环境是陈明从未T验过的。即使是学生时期,他也只与书堆作伴,进日就是他仅有的挚友。

    对於不善社交的人而言,这种友善的群T足以让人沉迷和依赖。当然了,现在的陈明无法察觉到这一点。

    陈明和座谈会时认识的那群人越发亲密,从一开始偶尔联络,慢慢变成定期聚会,然後又从见面聚餐,变成隔一段时间就约在一起读书、评书、写书。

    这样的群T让陈明出现了变化,变得开放、大方。用老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