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半的距离:从好兄弟到唐宁》_第十一章|「雨停以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雨停以後」 (第1/1页)

    放学前一节,天像被人把亮度拉到七成,云压得低。

    走廊尽头,广播站在播江见川的专题:「规则不是冷,是装热汤的碗。被正确叫到名字的人,也更愿意出声。」

    我在门框边停了两秒,心里那点紧绷像被这句话轻轻抚过。

    课一结束,楼下忽然哗地落雨,像一桶水倒在C场。人群往骑楼挤,空气里全是雨味和鞋底摩擦的声音。

    有人从我身後掠过,冷不丁冒一句:「——兄……咳,唐宁,你伞呢?」

    我怔了一下,还是点头回他:「我等一下。谢谢。」

    心里有一秒钟的小刺怒像热油被滴进去,我没让它炸,先在心底数:一、二、三。

    顾清岭的讯息同时弹出:【胡椒先上。】

    我知道这串暗号的意思是:先按流程,再放情绪——先站到安全的地方、先喝水、先让人cHa0散。

    我回:【收到。第三排。】

    她:【看得见你。薄荷稍後到。】

    我靠着楼梯转角的墙,听雨打在铁皮遮雨棚上,叮叮像敲碗。鞋底被雨气弄得有点滑,我把斜背包往上扬了扬,手心还是冰。

    「——手借我。」有人把影子投到我脚边,是深蓝外套、脖子上挂着秒表的陆行之。

    他没有直接抓过来,先问:「可以吗?」

    我点头。他就把秒表塞到我掌心,黑壳有一点T温,边角被磨得很圆。

    「为什麽?」我问。

    「你刚刚在发抖。」他看了一眼雨帘,「数三下。跟着拍子。」

    我照做。

    一——雨声往後退一点;

    二——手心回温,肩膀往下沉;

    三——呼x1稳住。

    他把视线收回来:「等会儿从侧门走,地不滑。我把路线画好了,顺路。」

    我忍不住笑:「你这个字,今天第三次了。」

    他耳尖微红,乾脆看向别处:「……方便。」

    雨势像被无形的手调小,从倾盆退到细密。顾清岭撑着黑伞走过来,伞缘抖落一串水珠。她先看我,再看我手里的秒表,眼神停了半秒,没有起波澜,只问:「你冷吗?」

    「好一点了。」我把秒表还给陆行之,他顺手挂回脖子,後退到一只手距离外。

    清岭把薄荷糖放到我手心:「先含着。」然後很小声:「需要抱两秒吗?」

    我看了一眼骑楼下的人cHa0,又看她:「可以。数。」

    她把我抱住,力道轻。

    「一。」她低声。

    雨声像从我们头顶滑开。

    「二。」她的呼x1贴到我耳侧,不热。

    「三。」她松手,退回那一只手距离,眼神问我:还好吗?

    我点头。x口那点乱像被妥帖地按住了。

    「我去把器材室门口那条水痕拖一下。」陆行之抬了抬下巴,「等你们。」

    他两步就走到远处,拿拖把把h线内的水来回推平,动作乾脆——活像把一件小事收好再走人。

    「刚才有人叫错你,我有听到。」清岭开口,语气很平,「我没有冲出去,不是因为我不在意,是……我想先听你要怎麽处理。」

    她说得很慢,像在量每个字的分量。

    我把薄荷糖推到舌尖:「你刚刚那句胡椒先上,很好用。」

    她松一口气,目光柔下来:「那以後遇到这种,我先说这句。还有——我也有一个需要。」

    我看她。

    「下雨或人多的时候,第一则讯息给我。就一句我在第三排也行。」

    我点头:「好。」那一秒,我能明确分得出来:这不是吃味,是需求表达。它不b人,却让我踏实。

    雨渐小,我们照陆行之画的侧门路线走。到阶梯口时,我鞋底一滑,他伸手又停住:「可以扶你吗?」

    我「嗯」了一声。他扶住我手肘,轻到像一片纸托住,等我站稳就撤开。

    清岭看着,全程不cHa手,只在我抬眼时对上我的视线——那种彼此都在的感觉,b谁更快伸手更有力量。

    晚饭後,雨完全停了。便利商店门口的地面还Sh,何一舟在里面把垫子拧乾,袖子卷到手肘。

    风铃「叮当」一声,他抬眼:「回来啦。」又补了一句,「怕滑,慢走。」

    我笑:「知道。」

    他把一杯姜茶推过来,装作不耐烦:「免费试喝,拿错袋就赶紧退货。」

    我听懂他用自己的话说的是转发责任那条,忍不住笑出声:「你也会讲《2.0》了。」

    他闷闷地咳:「找得到人,才算负责。」说完自己耳尖也红了。

    货架上蹲着一只店猫「豆沙」。它一站起来,何一舟立刻往後缩半步,小声对我:「它先上。」

    我被逗得更厉害:「你怕猫?」

    「……不怕。」他嘴y,手已经把姜茶又推近我一点。忠犬两个字在他脑门上亮了下,我心里的乐像被人敲了一下,叮地响。

    结帐时,他把小票折成一个小碗的形状递给我:「给你。」

    我指尖一触,脑子里就浮出江见川那句——身份是碗,盛的是勇气。我把小碗夹进便条纸本里,心口很安。

    夜里回到家,讯息接连跳出来:

    孟时岳:【广播专题转发量破表。晚点我把《2.0》的撤文时限放上官网。】

    江见川:【留言区还行,「麦克风不是望远镜」那句被做成贴图了。】

    陆行之:【明天C场内圈有积水点,我用粉笔画了叉,别踩。顺路。】

    顾清岭:【明早我在校门口。若人多→胡椒先上;你回我:第三排。】

    我一条条回「收到」。窗外雨味还在,像洗过的土。

    坐到桌前,我把便条纸翻到新的一页:

    【公共暗号v3】

    胡椒先上=先按流程存证/撤文/教育,情绪後放

    第三排=我在安全视野里

    顺路=可帮忙,但不抢话

    一二三=授权靠近/降压

    喝水=短撤退,换场再说

    【雨天版边界】

    阶梯/Sh地:先问,我点头再扶

    路线:走侧门,避开尖峰

    拥抱:可两秒,数

    第一道讯息→清岭

    【语汇更新】

    规则=容器;身份=碗;装的是——当下的我

    写完,我对着镜子把马尾松了又绑紧。耳边还回荡着白天那段带子:「被正确叫到名字的人,也更愿意出声。」

    我试着小声说了一遍:「我在第三排。」

    声音落地。雨停以後,地面还会Sh,但路已经看得见了。

    我把笔盖扣上,在心里再数一次:一、二、三。

    ——明天的练习目标:第一则讯息给她;第一步路线自己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