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蛋(鸠竹花开)_第四章冰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冰棍 (第1/2页)

    有时候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名字和他的命运有着必然的联系,b如获得诺贝尔奖为国争光的屠呦呦教授,我想她老人家的名字“呦呦”就应该取自《诗经》《小雅》里的第一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教授获奖就是因为她提取了青蒿素。再b如,我家小区门口电力服务的牌子上赫然刻着一个名字――宋光明。当时我们班里还有一个同学叫张东奇,这是真人真名,他是个让我记忆犹新的人,长得和他的名字如出一辙,真的很奇怪。如果哪位导演再拍《白眉大侠》,如果能找到我这位同学,就不必再为“房书安”这个角sE发愁了,因为张东奇同学天生没鼻梁,除了有两个“洞”之外,眼睛和嘴巴之间一路平坦。我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脸没有任何“高度”,平板一样的脑袋长得像冬瓜,还是因为他脑袋本来就像冬瓜,总之他是个打着探照灯都找不到的“房书安”。三年级时候他转学了,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当然,一个人的名字与宿命产生关联是有概率的,13亿中国人,哪怕百分之一的概率就有上千万人的名字和他的事业或者命运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在这儿我不想牵强地去说名字和宿命真有关系。

    一个人的名字无非是父母、亲戚或者熟人取的,水平或高或低,无所谓。b如我的名字,虽然不是“狗剩”之流,那也烂了大街,那名字的含意对我也没有多少影响和关系,倒是有几个抗洪救灾的烈士,跟我同名。啰嗦了半天我只是想说,只有人民群众给你取的名字,那一定是人如其名……

    每到周一,单位企业学校都要开个例会,我们小学也要先来个升旗仪式,再开会。开会的内容无非表扬表扬这个,批评批评那个,然后总结上一周,展望下一周,再说一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老师的工作形势。所以开学的第一天,我第一次经历了升旗仪式,全校所有学生都站在校园的空地上,听着台上校领导训话。首先是欢迎一级年的新生,半个字都没有提我们学前班的孩子,让我们心里很不平衡。等口齿伶俐的冯主任终于说完之后,虽然没有别的领导老师像姜昆老师相声里说的“同志们,我再补充两句”,但冯主任还是说了句:“最后,请马校长来为新生讲话……”

    当b别人慢三拍的马校长终于上台之后,不耐烦地高年级的学生队伍里便开始乱哄哄地叽叽喳喳。留着爆炸头八字胡还有一双大长腿的男T育老师立刻冲到台上,指着三四年级队伍大声喝斥:“谁在哪儿说话呢!你?!狗B……?!”

    当响亮的“狗B”两个字从T育老师嘴里脱口而出时,全校的孩子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连个别nV老师也捂着嘴偷偷在笑。我当时就吃惊地在想,一个人的名字怎么能叫“狗B”?!并且人尽皆知?!于是我的大脑马上开始高速运转,去搜索所有关于狗和B的种种画面,片刻之后从我的搜索结果说明,已经七岁的我平时极度缺少对狗,尤其是对母狗的关怀、关注和观察,并且缺少把狗和B联系在一起的想象力,我人生的第一个七年,算是白混了……

    从农村同学的谈论中,我才知道狗B是三年级的农村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驶,我后来跑到他身边一直看了他很久很久,他也见怪不怪,因为不止我一个人民群众在围观。原来他瘦高个水蛇腰,穿着一身肥肥大大的绿军衣绿军K,脸很瘦下巴很长,十足一副“蛇JiNg脸”,他留着平头平头,头发略微发h,不过肤sE很白,满脸都是星星点点的hsE雀斑,眉毛也是又h又稀,那双又h又小的眼睛在脸上也不明显,倒是那个不高不低,不长不短,不上不下而且特别笔直细长的鼻子,在脸中间明显得成了一条竖线,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真的很象那个……

    狗B有个特点,那就是知名度相当的高,无论是城里的人民群众,还是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那是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并且无论大人小孩甭管谁见到他,都亲切地叫他――狗B。他听到马上就点头答应,从来都不在乎,也从来都不生气,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以至于后来狗B二十七八岁就能在都市村庄里当上一个小小的村g部,完全得益于他从小打下的群众基础。

    我相信人民群众是有智慧的,“狗B”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他的长相,还说明他有一张喋喋不休叨B叨的嘴,要不然T育老师不会上来只警告他一个人的名字。而且从以后的事实证明,这货的B事儿,真多!我开始总是肤浅地认为他只是长得象,X格象,可当天下午他就让我彻底明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