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新币(下)  (第1/1页)
    目前朝廷推行的新币,乃是按照朱高煦当初提供给朱棣、朱元璋的设计思路而制造。    新币有三种,分别是铜钱、银圆、金钞。    铜钱由铜合金铸造,面额有壹文、伍文、拾文、佰文四种,其中壹文重半钱,伍文重三钱,拾文重七钱,佰文重一两。    银圆由银合金铸造,面额只有壹圆一种。    壹圆的重量等於一两,其面值等於一千文,即壹圆等於十个佰文钱,以此类推。    实际上,面额为壹圆的银圆,重量虽然等於一两,但其只含九成银(接近),另外一成主要为铜以及少量的锡。    宝源局为了实现朱高煦铜钱、银圆皆为合金且难以仿制的设想,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实验了数千次,才用新式的水力冲压器械顺利铸出符合要求的钱币。    说是铸币,但从新币的制造工艺来看,“铸币”只是整个制币工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压印花纹。    过去的旧式铜钱,是用熔化的金属Ye铸进模子之後凝固出来的。    而新式钱币,则在制作工艺上与旧式铜钱完全不同。    目前新币的制币工艺有多个环节。    先是设计及雕刻,接着是滚压,即将钱币材料或主T轧制成相应厚度的板条,然後进行模压,即冲压成单个的金属坯,再进行镶边、软化、清洗,最後才是铸币,即将钱币金属坯的正反两面“压印出”花纹而成为真正的y币。    与旧式钱币灌金属浆Ye制造相b较,新币等同於机制币,即用机械压制的,而非用人力手工塑模铸造。    因为新币采用压力适度的冲压,而将钱币冷压成各种文字、图案、花纹,所以其sE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细微之处清晰有度,毫不杂乱。    朱高煦相信,新币取代旧币,只是时间问题。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一个好头,往後再优化防伪手段就更容易了。    明朝一斤等於十六两,约为後世的六百克,故而一两的重量约为後世的三十七克,虽不重,倒也不轻。    朝廷针对银圆的兑换有限量,每天每人上限可兑一百块银圆。    据朱高煦所知,户部今年计划兑出二百万块银圆後便暂停兑换,且仅限用铜钱或银子跟朝廷换,之前的宝钞不在兑换范围内。    “啧啧,纸中嵌金丝,材质似仙家之物。”    许掌柜也拿起一张金钞,仔细端量着赞道。    刘掌柜捏着金钞,用手指指腹感受着金钞表面微不可察的纹路,惊叹道:“燕王殿下主持发行的金钞,当真不是凡品!”    金钞材质为楮树皮合成纸,竖着内嵌有金丝,面额有壹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    壹拾圆与贰拾圆皆嵌入一条金丝,伍拾圆与壹佰圆皆嵌入三条金丝。    随着面额的增加,金钞的长宽也会有所增加,内嵌的金丝亦会变得宽厚一些。    “此帝王像,面相和善却又不失威严,眼神刚毅却不盛气凌人,英气非凡,肩宽伟岸,眉宇间不怒自威,当是世间大丈夫!”    刘掌柜望着金钞上印制的帝王像赞叹道。    “帮主,此金钞之上的帝王像,莫非是当今天子圣像?”    白金福恭敬的向朱高煦问道。    朱高煦看着金钞上的帝王像,非常严肃的说道:“我虽见过当今天子,但那是在街上,隔得远,看不清。不过,此帝王像应是当今天子之像,错不了。否则,何人有资格戴乌纱翼善冠?”    他嘴上这麽说,心里其实b谁都清楚金钞上的帝王是谁。    初为燕王世子前几年,朱高煦给兵仗局的工匠们提了很多建议,让朝廷的火器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威力大大增加。    对此,朱元璋很高兴,自然准许朱高煦cHa手宝源局的新币铸造之事。    铸币对於朝廷来说,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防伪,关系到朝廷的钱币信誉。    若在朱高煦的努力下,大明朝的钱币防伪能上升几个档次,当然是一件好事。    所幸,宝源局那些大匠们不负朱高煦之重托,花三年时间研究出了特制油墨、纸张,加上宗师级画师的绘画,以及大师级雕刻师的刻版,再加上防伪等手段,以至於新币铸造的一系列流程,目前已经相当成熟。    朱高煦还记得,去年除夕晚宴之後,他在乾清g0ng将一张类似後世纸币的金钞样品呈给朱元璋之後的情形。    那时,灯光照耀下,金钞上的帝王像栩栩生辉,朱元璋见後,满心欢喜,开心极了,当即表示要重赏宝源局的一众工匠,尤其是绘制帝王像的画师。    金钞的样式与後世纸币类似,正面是隶书T汉字书写的面额,面额右边是朱元璋头戴乌纱翼善冠微微侧身的头像。    朱元璋头像与钞票下边缘之间,有一排从右至左横着写的蝇头小楷,内容为“大明皇家银行印制”,旁边是密文汉语拼音。    金钞背面根据面额印有不同的图案,壹拾圆是瞿塘关、贰拾圆是桂林山水、伍拾圆是泰山、壹佰圆是奉天殿。    “旧的通宝钱有四类六十多种,制式繁多,种类繁杂。如今朝廷化繁为简,统一货币制式,只发行铜钱、银圆、金钞三种,并明文规定三者之间的面值兑换b例,其方便之处,眼下感触最深的,估计就是咱们这些商人了。”    白金福欣赏着金钞,忍不住感叹道。    “奇怪,在下为何没听说过‘皇家银行’这个衙门?”    许掌柜发现各种面额的金钞上,皆署名大明皇家银行印制,故而有此一问。    刘掌柜皱眉道:“鄙人记得,洪武元年三月,朝廷设立宝源局,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当时鄙人不过十多岁,到今日已有三十一年,却也是首次听说‘皇家银行’这个衙门。”    “据我所知,此皇家银行是朝廷新设的衙署,专门负责金钞印制与发行、回收,看来朝廷是铁了心要推行新币,否则怎会设立一个新衙署?”    朱高煦适时表达了他的观点,并故意透露了一些重要的消息。    “帮主所言极是,鄙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刘掌柜深知眼前的朱帮主朝中有人,必定知晓许多隐秘之事,而且在他看来,朱帮主当下的分析确实很有见地,於是开口附和道。    可是就在这时,却有人说了一句颇为刺耳的话。    “这新式铜钱、银圆倒是不会有流通上的问题,可在下担心时日一久,金钞会沦到如今宝钞的地步,价值不再,到时就麻烦了。”    众人纷纷侧目,向说话之人望了过去。    PS:今天第一更,下一更在晚上九、十点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