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规则脱裤子打P股了 (第1/5页)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过得小心翼翼。他严格遵守着萧安定下的规矩,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会把自己的洗漱用品整齐地放回原位。出门前,哪怕只是去楼下便利店买瓶水,他都会先跟萧安说一声。晚上,他绝不敢超过十点半回家。用过的杯子立刻洗干净放回橱柜,换下的衣服当天就洗掉晾起来。他把自己的房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书桌上的书本摆放得整整齐齐。 萧安似乎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他不再像第一天那样带着审视的目光,态度温和了许多。有时会在苏明学习的时候,给他端去一杯切好的水果;有时会问他想吃什么,然后亲自下厨做几个家常菜;周末还会问他要不要一起去附近的图书馆或者书店逛逛。 这些看似寻常的关心和照顾,让苏明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开始觉得,也许是自己第一天太紧张了,表哥其实就是个有点洁癖、有点要求严格的人,但本质上还是个好人。寄人篱下的那种不安感也淡了许多。他甚至开始有点享受这种安静规律的生活。 这天是周六。苏明之前约了一个同在这个城市上大学的高中同学,叫小胖。两人关系不错,暑假前就说好要聚一聚。 “哥,我下午想出去一下,跟同学约好了在市中心见面。”吃午饭的时候,苏明对萧安说道。 “嗯,去吧。”萧安正在慢条斯理地喝汤,闻言抬起头,“哪个同学?” “就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小胖,我们高中一个班的。” “哦。”萧安点点头,放下汤勺,“几点回来?” “我们约在咖啡馆聊聊天,应该…不会太晚吧。”苏明有点不确定地说。 “别玩太晚,”萧安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语气平淡地嘱咐,“记住规矩,十点之前必须到家。” “嗯!知道了哥,我肯定早点回来!”苏明连忙保证道。看着萧安没有反对,他心里松了口气。 下午两点多,苏明换了件干净的T恤和牛仔裤,跟萧安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外面的太阳依旧很大,但他心情不错,脚步轻快地走向地铁站。 和小胖的见面很愉快。两人在咖啡馆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喝的和小吃,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从吐槽学校的奇葩规定,到分享彼此知道的八卦,再到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苏明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和同龄人在一起,他感觉自在多了。 时间在愉快的聊天中过得飞快。等到他们意犹未尽地准备散场时,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而且不知何时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咖啡馆的玻璃窗上,形成一片模糊的水幕。 “我靠!这雨也太大了吧!”小胖看着窗外惊叹道。 苏明也皱起了眉。他看了看手机,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这下麻烦了,打车肯定不好打。” 果然,两人站在咖啡馆门口的屋檐下,尝试着用手机叫车,等了十几分钟都没有司机接单。路边偶尔有空车驶过,但也很快被其他同样在等车的人拦走了。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要不坐地铁吧?”小胖提议道,“虽然要转线,可能慢一点,但总比在这儿淋雨强。” “也只能这样了。”苏明看了看时间,心里开始有点着急了。从这里坐地铁回家,加上转线和步行的时间,怎么也要一个小时左右。他必须尽快赶回去。 两人撑着一把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冲进雨幕,跑到最近的地铁站。晚高峰加上大雨,地铁里人满为患,空气又闷又湿。好不容易挤上车,又在换乘站耗费了不少时间。 等苏明终于从地铁站出来,雨势倒是小了一些,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他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往公寓楼赶。路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倒影。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十点半。 糟了!迟到了! 苏明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萧安对规矩看得很重,自己答应了十点前回家的,现在却晚了半个多小时。他边跑边在心里组织着道歉和解释的语言,希望萧安能看在天气原因的份上,不要太生气。 他用最快的速度冲进公寓楼,跑进电梯,心脏因为奔跑和紧张而“怦怦”直跳。电梯门打开,他深吸一口气,走到1802的门前,掏出萧安给他的备用钥匙。 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咔哒”一声,门开了。 苏明推开门,小心翼翼地探头进去。玄关的灯没开,客厅里也只亮着沙发旁边的一盏落地灯,光线昏暗。萧安就坐在那盏灯旁边的单人沙发里,背对着门口的方向。电视开着,但调成了静音,屏幕上闪烁着无声的彩色画面。茶几上放着一个玻璃杯,里面的水看起来已经冷掉了。 整个公寓安静得可怕,只有电视画面变换时光线的微弱变化,以及窗外细密的雨声。 苏明知道,萧安这是在等他。 他轻轻关上门,换上拖鞋,硬着头皮朝客厅走去。“哥,我回来了…”他小声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干,带着明显的歉意,“对不起,我回来晚了…外面下大雨,车不好打,地铁人也特别多,所以就…” 他的解释在萧安缓缓转过头来时,戛然而止。 萧安脸上没什么表情,和平时温和的样子判若两人。落地灯的光从侧面打在他的脸上,一半隐在阴影里,一半清晰可见。他没说话,只是用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苏明。那眼神很平静,却像带着穿透力一样,让苏明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和寒意。 “几点了?”萧安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苏明耳朵里。 苏明下意识地抬手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小声回答:“十点…三十七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