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双谐_第十一章 庐州鬼事(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庐州鬼事(上) (第2/2页)

物。後来在宣城因为停留的时间太短,故而他也没时间去补充。

    眼下,到了这庐州城,他自是要去再多准备点药材,然後晚上回客栈里多调些丹药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去药铺下完了单,留下一些定银後,他便跟药铺掌柜打好了招呼,让他们把东西准备好,自己过几个时辰便来取;接着,h东来便闲庭信步地奔了逍遥津。

    这逍遥津,在一百多年前便被一姓窦的官僚霸为了私有,易名“窦家池”,後来传了几代,窦家的势力不行了,就又换了几任主人,到了这永泰年间,落到了一位姓曾的财主手里,他的府邸也就在逍遥津旁,依林傍水而建。

    当然,这事儿,h东来是不知道的,他还以为逍遥津周边一带跟他以前的世界一样是个公园呢,结果这一去……被院墙给挡了。

    虽然他靠轻功是可以随便进去的,但这光天化日之下,也不知道墙里是谁家的土地,直接翻进去就成私闯民宅了;无奈,他又沿着院墙走了一段了,想看看情况。

    不多时,h东来便行到了曾府的大门口。

    巧了,此时的曾府门前,正围了一群看热闹的百姓,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h东来挤过人群到前面一看,正瞅见几个官差抬着具用草蓆包着的屍T从大门口走出来。

    按理说,这大户人家Si了人,不该这麽出来……

    大户人家里若是有人故去,都是得先哭一番儿,随後发丧,并通报官府;Si屍呢,先放家里祠堂,最少停屍三天会做一些防腐的处理,尤其夏天,等着亲戚朋友来奔丧,同时赶紧找棺材铺和专门缝寿衣的师傅赶制装裹,等三天後确认人Si透了古时经常有休克的人被当成已经Si了,下葬时又醒过来的事,再给Si人穿好寿衣、装进棺材里,走後门出殡。

    直到下葬之後,长子或长孙捧着牌位,领着发丧的队伍回府吃豆腐饭时,还得走一条和去时不同的路,而且这时候必须走前门进……诸如此类的,规矩大得很。

    那个年头,尤其大户人家,非常讲究这些,礼儿上错一点儿都是大不吉、大不敬。

    不过,要是Si了个下人,那可就没那麽多讲究了,一般就是拿草蓆先包了,当天就从後门出。遇上仁义点儿的东家呢,就给你送到村口祠堂去,好歹买个便宜的棺材装盛了下葬,简单立个碑;而要是遇上那种为富不仁的呢,直接就吩咐人,给你裹着草蓆带到坟地浅浅一埋……像这麽埋的,若是运气不好,当晚就得被野狗扒了坟,啃一个Si无全屍。

    但今天这阵仗,不寻常。

    首先,官府来人收屍,这便表明是出了凶杀案了……这且另说。

    其次,官差们搬屍,走的竟是正门,难道是这当地的知县故意不给曾老爷留脸面吗?

    h东来稍微听了听旁边那些乡民们的对话,便发现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些百姓所言,这儿的知县王大人可是把曾老爷当他亲爹一样供着的,且不说每年他得从曾家拿多少好处,就凭曾老爷的nV婿是朝中尚书这一条,也足够让王大人卑躬屈膝、言听计从了。

    那这又是怎麽回事呢?

    h东来正疑惑之际,那些差人已经呼喝着驱开了围观的群众,划开了一条道路,接着,只见他们抬着那草蓆包裹着的屍T,径直就奔离曾府只隔了两条街的明教寺又名明教院、明教台去了。

    “这位老丈,敢问这是唱的哪出啊?”h东来是个好奇的人,再说他今天本来也是闲逛来的,一见有戏看,他就随手拦住了一位老大爷,开口就问。

    “小夥子,外乡人吧?”这种大白天站这儿没事儿看热闹的大爷,其实就盼着有人找他嚼舌头根子呢,h东来一问,他就眉飞sE舞地应道,“呵……这事儿啊,可邪门儿。”

    “哦?”h东来也如对方所愿的,露出了更为好奇的神sE,“究竟什麽事儿啊?”

    “我跟你说啊……”那大爷还刻意压低了声音,露出神秘兮兮的表情道,“这已经是这个月里抬出去的第三个了……”他左右看了看,彷佛真有人想来偷听他似的,“……据说是这曾府里边儿啊,有不乾净的东西。”

    “不乾净的东西?”h东来微微皱眉,试探地问道,“您是说……”

    “啧,还要我咋说啊?”那大爷沉声道,“就是闹鬼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