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爷,你那里就没别的好玩的了? (第1/2页)
借着搜剿山匪的名义,四方藩王的封地如今正被一层层地过筛子,盘查严苛,互通内外的书信人员更是一步一卡。 摄政王府的私兵虽不受地方盘查,黎瑾瑜却不肯在这等紧要关头开特例,照旧写了文书备档,一应搜查如常,只将闻江和jiejie往来的信件并入了军中机要,不许拆封查验。 出了晋南地界自有官道,摄政王府私兵日行三百里,过驿换马,往来传信比军中急令还要稍快半日。 闻江等了半月有余,终于等来了jiejie的回信。 本来也是日夜悬心地盼着,真到了拆蜡封时,却不由得生出了几分犹疑。 前些日子母亲还一心想要回南安王府,就算送去的那班伶人再得用讨巧,也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叫母亲改了主意。 况且如今封地动乱,南安王被扣留京城,这消息瞒得紧还好,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口风传进郡主府,母亲听了恐怕定要日夜忧心,还不知要怎样以泪洗面。 倘若母亲真要一心回那磋磨人的后宅深院,自己定是要跟着回去的,总不能眼睁睁舍了母亲和jiejie去挣扎求生。 月前答应了黎瑾瑜要多留在京城一阵倒是其次,可住在南安王府也实在不是件叫人痛快的事。 即便自己有了郡王的爵位傍身,银钱衣食无忧,父亲冷待,嫡母刁难,他每每忍耐不得要发作时,母亲还要再三拦着,寄人篱下之感不曾比从前少过半分,憋闷异常。 闻江愁得直叹气,慢吞吞地拆开信从头看到尾,果然看jiejie在信中写了母亲连日茶饭不思,送去的伶人侍女也不曾叫母亲开怀。 他看信看得愁云惨淡,黎瑾瑜就猜到了大概,轻声宽慰:“……子清,母亲用情至深,一时难以转圜也是有的。有jiejie在一旁劝着,想来早晚能看开些。这不是三言两语的功夫,别太心急。” 闻江摇头:“母亲是叫所谓的情分蒙了心智,明明她过得并不如意,我父亲待他也不好……我和jiejie都劝了这些年了,哪里管用。” 他打小就知道情字误人,之前劝过黎瑾瑜一次,被打岔糊弄过去了。现在满腹愁绪,忍不住再劝一回:“叫情爱蒙了头,再伶俐的人也是睁眼瞎。王爷,好歹听我一句劝罢。” 黎瑾瑜失笑:“这都是哪儿来的话,怎么又句句都往我身上拐了——我便是叫情爱蒙了头,难不成你就要学你父亲,做那等负心薄情的无义郎君?” 闻江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怎的就不能负心薄情了?王爷可真是好严苛的规矩,竟连这都要管着我。” 天大的混账都说不出这等话。 “好没道理。我自家夫君要做负心郎,竟还不许我这个苦主管着?真是……” 黎瑾瑜一时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半晌都挑不出个好词儿来。 他故意做出一副又气又恼的模样:“我是说不过你了,不如写信去求母亲替我评评理。” 黎瑾瑜说着,作势拿过纸笔来:“母亲管得住你也就罢了,若是连母亲也管不住你,我自然就没什么盼头了,索性去母亲跟前侍奉着,往后日日对坐垂泪,还说不准谁哭得更凄惨些呢。” 怎么张嘴就扯,还说得有模有样的。 闻江被他逗得直笑,一时连看了信后的愁绪都疏解大半。 两人玩笑半晌,眼见着闻江神色终于明快起来,黎瑾瑜才算是松了口气,又小心试探着:“可南安王毕竟还在京中,母亲此时就算回去也是无用,倒不如劝着她在郡主府再多待一阵。如今晋南地界正乱着呢,再有流匪冲撞了可不好……” 闻江知道他的意思,也没故意吓唬人,把后两张信递给他看:“jiejie的意思是,既然送去的伶人不能叫母亲宽心,不如就,咳……反正,叫母亲挂念着,不敢离远了,或许也是一个法子。” 怎么还吞吞吐吐的。 黎瑾瑜接过信来细看,心下了然。 他虽与闻锦不甚相熟,仅有的几次交道却能觉出来这个做jiejie的性情非同寻常,做事总有些近乎荒谬,却又依着礼数莫名合理的奇异。 曾经闻江离京前就是jiejie借着长姐如母的礼数,全了“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